当前位置:读零零>>周瑜之笑傲三国> 第六百二十三章 匈奴覆灭之战 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二十三章 匈奴覆灭之战 二(1 / 2)

“典韦周安甘宁周泰听令——命你四人各自领本部人马火速驰援偏关!”宁武关外左贤王莫利部飞灰湮灭,五万匈奴大军除了莫利带走的两万之外,剩下少数匈奴兵逃跑不知所踪,宁武关一战歼灭莫利部一万,俘虏一万二。不过周瑜留下清扫战场的汉军之后,马上下令大军驰援偏关,偏关已经守卫超过十日,偏关的守军正在一步一步突破极限。明知道宁武关外莫利部大败,于夫罗下令莫利阿多那张扬三部人马必须拿下偏关,本来就兵力捉襟见肘的偏关可以说是雪上加霜。

“主公——你是担忧张合太史慈裴元绍的安危?”周瑜吩咐完之后一九四心事重重,偏关三日前已经城墙塌陷,守城汉军将城内房屋全部拆除修补城墙,为了防止敌军破城张合太史慈率兵出城突袭一次,毁坏敌军五架投石机后险些被围,二人都是身负轻伤退回偏关。面对八万匈奴大军的突袭,破旧的偏关很难挡得住,周瑜不得不担忧。

“偏关的形势岌岌可危,偏关内征北军如此的顽强的抵抗,匈奴人一旦破城必定会屠城,后果不堪设想!张辽高顺丁奉现在到哪里了?”周瑜有心思亲自带队前往,只是宁武关的一些事情还需要他处理暂时走不开。

“主公——我已经传令张辽高顺丁奉直接前往偏关增援,应该能够赶得上!曹操亲自率领的大军已经通过太行山正在往雁门关逼近,于夫罗现在估计是如若针毡!还有一个好消息那就是草原上破虏军已经攻克左贤王莫利的王庭,他们将这些俘虏全部羁押在鸡鸣山请示如何处理?”左贤王莫利的王庭内有八万守军,赵云魏延扫荡各部将各部青壮年组织起来编成五万大军,他们给这些人的命令就是可以放纵他们烧杀抢掠,鲁肃给他们这一支军队命名为鬼头军。有了这一支鬼头军打前阵破虏军的伤亡大幅度降低,也等于是以夷制夷的策略。成效显着大破莫利的王军守卫,俘虏了将近十五万的老弱妇孺,之前赵云他们诛杀少数的匈奴人是为了战争,可是如今要斩杀十几万老弱妇孺,他们都有些下不了手。

“哼——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告诉赵云鲁肃魏延三人一句话那就是屠万人者皆为雄!他们杀的是外族断的是外族的根,亮出破虏军的旗号让他们只有听到破虏军腿都要转筋,对于他们之前的表现我很满意,快速处理莫利阿多那部族,兵围于夫罗的王庭。只要我周瑜在一天外族休想再死灰复燃——”对于破虏军的战绩周瑜十分满意,他们竟然懂得以夷制夷的办法,这样一来大大的减少破虏军的伤亡,至于屠杀手无寸铁的老百姓是有些残忍,但是他们就是匈奴人的延续,只要给他们十年二十年的休养生息,他们还会南下牧马继续残害大汉子民。历史大融合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也只有把他们打疼了打怕了他们才会老老实实的接受安排,周瑜一声令下那就是十几万人头落地,不过仁慈未必能够换来感恩。

残阳如血偏关城头到处是尸体,有敌人的有战友的还有帮助守城的老百姓。张合的背部被流矢所伤,太史慈则是左臂中了一刀,裴元绍一直城内负责防守也是眼眶深陷。

“现在城北又出现一处崩塌,我勉强用木棍烂砖瓦堵住缺口城东北角角楼塌了无法使用,城南刚才巡视一番同样也是情形不容乐观。城北的阿多那部城南的张扬部今天一早好像发疯一样的攻击,他们中间好像有了生力军的加入。只怕接下来的还是一场硬仗——还有就是咱们的粮草只够五日用度,最近几日消耗巨大!是否派出发出求援信?”裴元绍拿起一碗凉水咕嘟嘟的一饮而尽,偏关只有南北两座城门,东西方向都与长城连接在一起,中间修筑有烽火台了望台。雁门关虽然说是距离偏关不远,从长城之上攻击要方便的多,但是当初秦皇修筑长城的时候就想到了这一点,一旦关口有一处陷落没有足够的防御,便会成为敌军入侵的缺口。每一段长城修在崇山峻岭之中,有烽火台了望台作为警戒防御,于夫罗想要大规模的派兵根本不可能,这样的关口才叫做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以偏关只有南北两门,不过一连多日攻势疲软的匈奴兵,今天像打了鸡血一样的冲锋,偏关南北门险些易主。算算日子他们已经守卫偏关十五天,比预定的日子已经长了,裴元绍的意思是看看能不能得到一些粮草的支援,这样他们才能守得更久。

“暂缓三日再跟主公求援,三日内所有战报一切从简,主公给咱们的定的防守任务已经完成。剩下的就是我们作为军人该履行的职责,城内还有一直帮助我们的老百姓,不管战事如何我们必须守住,咱们伤亡如何?”停了裴元绍半天没有谈到今日的伤亡,张合明白这个时候不能给周瑜添乱,他们或许此刻正在与莫利部酣战,一旦他们这边突然求援会让兵力本来就弱于匈奴的征北军全线溃败,他们必须坚持住。还有张合有个猜测敌人如此疯狂的进攻,很有可能是宁武关或者某个地方出现异动,让匈奴兵不得不血战到底。

“咱们减员十分的严重,现在可战之兵只有一万左右,除了城中维护治安留下的一千人马,其余皆在城头防御。你让我组织老百姓守城,这几日下来城内青壮年基本都征调完毕,剩下的老弱也都是搬运守城物件,帮忙烧火做饭。城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