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秦时之亦正亦邪> 第一百四十七章 重兵压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四十七章 重兵压境!(1 / 2)

在白墨看来,白亦非和明珠夫人是什么人呢?是那种天晴了,雨停了,他又觉得他又行了……贵族的骄傲铭刻在骨子里,不吃点苦头就始终摆不正自己的位置,屁股始终有点偏,正好借此机会好好磨练两人一番! 回到家中,一夜无话,第二天继续去上班,坦而言之白墨是不喜欢这种规律的生活的,不过也没有办法,为了计划,为了利益暂且忍受一番。 今天朝堂上终于出现有意思的事情了,有官员提出让韩王立国本的想法,义正言辞的举荐了如今唯一矗立在朝堂上的九公子韩非,引得许多人附和,有一种大势所趋的架势。 韩王没有立即答应,也没有立即反对,态度有些模棱两可,不知道是不是心气还没有顺,敷衍过去了。 当然这种事情只能敷衍一时,每天都有不同的官员上奏,除了韩非也没有其他适合的公子,官员们也没有什么顾忌,酒廊饭袋,纨绔公子做太子,是绝对不可能的。 韩非最近可是春风得意,要不了多久就能做上韩国太子之位逐步施展自己的抱负了,卫庄也开始进入朝堂的视线,这是韩非为以后卫庄成为韩国大将军之位而初步施行的计划。 白墨的到来使得韩国多了许多变故,比如红莲提早出嫁给姬无夜,姬无夜,韩宇的提早死亡,使得与原著有许多不同,然而大方向却没有改变。 韩非心比天高,七国的天下他要九十九,也的确有施展报复的一定可能性,然而却生不逢时,李斯,嬴政,秦国是不会给韩非足够的时间的。 韩非出生的时期太晚了,这个时期的韩国基本上已经沦为秦国的附属国。国土沦丧大半,只剩下无险可守的郑地,卫地,犹如失去衣衫遮掩妙处的少女,**裸的暴露在秦国这个彪形大汉的视线中,血气方刚的男儿可是很难经受住诱惑的…… 如果韩非出生早几十年,出生在申不害时期或者说与申不害出生时期换一下,七国的天下要九十九的才有机会视线。 申不害什么人?纵观战国时代,韩国历史,韩国就没有出过什么著名的军事家,纵横家,韩国几乎默默无闻,在战国时代光芒太小了。 韩国只出过两个闻名天下的思想家,一个是韩非,另外一个也就是申不害了,都是法家人物。 战国时代为了自身生存,为了霸权,各国先后变法,这里面秦国无疑是最成功的,商鞅变法天下闻名,使得秦国从此走上了强大之路,为一统天下奠定了基础。 商鞅变法是在秦孝公时期,申不害与商鞅是同一时代的人,韩国处于韩昭侯时期,两国变法开始的时间相差无己,但结果却相差很大。 商鞅变法的作用大家都知道,申不害变法在韩国也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韩昭侯时期是韩国的巅峰时期,六国不敢攻韩,韩国和平了十几年。 然而申不害变法不彻底,申不害变法重“术”,强调君王对朝臣的驾驭,虽然使得韩国一时政令通达,强盛一时,然而并没有触摸到国家强大的根本,那就是国家的富强才是真正的强大! 秦孝公的商鞅变法一切的措施改革都是为了国家的富强,因此效果明显,韩国则是舍本逐末,韩昭侯时期过去便急剧衰落下来。 所以说如果韩非跟申不害换一下出生时期,以韩非的才华,韩国还真有可能崛起,哪怕韩国处于四战之地,超级垃圾的地理位置。 如今却已经太晚了,哪怕韩非坐上了韩国的王座,面积狭小的国土,国内各种积重难返的弊端都难以改变……这些弊端大多数都很贵族的利益息息相关,韩非只要一动这些利益,推他上位的贵族,官员绝对不会束手待毙,绝对会反戈一击! 所以说,难难难啊! 韩国这边正在讨论韩非继承为太子的事情,事情已经快要敲定,韩王也已经快要同意,巨大的变故却已经产生了。 韩国曾经的南阳郡守,如今为秦国的南阳郡守腾调集南阳郡秦兵,重兵压境,在秦国边境蓄势待发,一副要摧城灭国的样子! 这个腾,全名叶腾,是一个“韩奸”,南阳郡落在秦国手里跟他有很大的关系,也许是识时务,也许是看透了腐朽的韩国,做出了一生中最为重要,也最为正确的抉择! 后来叶腾攻灭韩国,先后担任南阳郡守,南郡郡守,最后做到了秦国九卿之一的治粟内史,位高权重,老死在任上,也算寿终正寝了! 说一句题外话,女主角的父亲就是内史腾,也是主角黑夫的老丈人,作者君也是这本大作的书迷。 咳咳,扯回正题…… 秦国大军压境消息传到新郑,整个新郑上下无不对“韩奸”叶腾恨得咬牙切齿,但心中又惶恐得无以复加,感觉大祸临头了,韩王也是慌得不行,全然没有了平时的冷静,完全没有任何王者风范! 朝堂之上吵吵闹闹仿佛菜市场一般,各种稀奇古怪的想法都被提出来,当然这些想法全然没有操作的可能性,全是废话。 不少贵族尊贵琢磨着到底是该投降呢还是趁着秦国没有攻来赶紧转移财产,至于挡住秦国兵锋?咳咳开什么玩笑? 韩国除了白甲军和禁卫军战斗力不俗,那些地方军队有个屁的战斗力,上下其手,大捞特捞的贵族们还不晓得他们的战斗力吗? 白甲军和禁卫军再加上贵族官员世家们的私兵数量也太少了,根本挡不住秦国的兵锋,就算挡住了那又怎么样?那不过是秦国一郡的兵马再加上部分精锐的野战军,秦国能够调动的军队多着呢,秦国几乎是全民皆兵啊! 挡个屁,贵族官员们更多思考的是到底投降能够保住更多的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