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我的三国有些乱> 第271章 慷慨解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71章 慷慨解囊(1 / 3)

几个人没说几句话,国渊就步入了田丰和荀彧的后尘,三个人都伏首于政务之中。不同的是国渊和荀彧在熟悉,田丰在处理和解说。

而本应该做这些政务的刘备却在一边围观着。似乎还心安理得,差不多是在说便宜你们了。这大汉天下也只有涿郡刘备这里独一份了。

田丰等人乐在其中,刘备也是乐见其成,别人又有什么好说的。这种独特的风景一直存在着,直到许多年以后。不过那时做事的都独挡一面,围观的已经俯视天下。

“公子,有人求见。”就在刘备走神中,门外的典韦再度传声禀告。

刘备向田丰三人点点头,站起身出门,在政务厅里会客并不是好主意,影响这三个优秀的壮丁就不好了。

“刘大人!”门外是涿郡刘家的家主刘能和张家家主张强两个。看见刘备出来连忙躬身问好。

“两位好,今天怎么有空来我这里?”刘备是真的好奇这两个家主为何而来。刘备一边说,一边把两人引至政务厅旁边的会客偏厅。

两个家主相互看了一眼,由和刘备打交道较多的张家家主张强开口道:“念大人心系万民,收留活不下去的民众过多,以致物资紧张。我和刘兄商量,认为该助大人一臂之力以解燃眉之急。”

张家家主张强绝口不提黄巾军之事。那怕明知刘备收留的是当朝明令坑杀的黄巾军,他也不会说破。没办法呀,权柄刀柄可在刘备手上。

当初风光无限的涿郡四大家族,如今可只剩张刘两家。陈吴两家已掩埋在历史尘埃中,斑驳的血迹可还依稀可见。在涿郡而言,刘备可以一言决之许多人的生死。

这都是杀得人头滚滚所取得权威。那怕这实非刘备之所愿。不过事已至此,刘备也不曾后悔过,乱世用重典,不死人怎么可能?

何况来讲,刘备除了接任之初举起过屠刀,之后都是一心发展安境富民。连剩下的张刘两家也获益不浅,商会之中就有两家的席位。

也正因如此种种,张刘两家见刘备安置流民捉襟见肘,就准备慷慨解囊。可能张刘两家并非心甘情愿,却也必须这么做,还得做出一副甘之若饴的痛快样。

没办法呀,真等刘备开口了,就不是多少粮食物资问题,而是在涿郡不好混了。至于说逃离涿郡,算了吧,除了说故土难离,关键是外头比涿郡更难生活啊。

“是的,是的!大人悲天悯人,实有好生之德。大人之义举,我等感慨万千。”刘家家主点首附和着:“我们准备了点粮食和过冬的衣物,希望能为大人分忧。”

“两位真是地方贤绅,实乃涿郡万民之福也!”刘备不似作假地向两个家伙施了一礼道:“我代双峰岭下的十余万人多谢两位的慷慨解囊。你们可真帮了我的大忙,不然这个年都不好过了。”

“那里那里,大人言重了。这是我等应该做的!”刘家家主连忙回了一礼,双手乱摇地说:“比起大人,真是萤火之于皓月也。”

“谁说不是啊!”张家家主也回礼道:“大人,在下有个不情之请,望大人成全。”

“请说!”刘备看在物资的份上,笑咪咪地说:“只要我能办到的,都不是问题。”

刘备在这时代已经生活了十余年,从之初的茫然无措,到逐渐熟悉和融合,其中有改变,更有同化。从黑白分明,到并存兼容。人总是会不断长大和成长。

就如现在,刘备明知对面这两个家伙并非真心的慷慨解囊,也要做出一副大家相处很愉快的样子。倘若这两个家伙所求不过份,刘备还必须得允应。和谐从来是一个社会的主流。

“有闻大人年后开堂讲学,不知我们家孩童是否也可以入学?”张家家主略有点小紧张地说:“不求全部适龄者入学,能有数个名额就好。”

刘备准备年后办学的事,整个涿郡的人都知道。何况蔡邕,郑玄,卢植三个人名气实在太大。甚至可以说这三个人就代表着当前大汉天下文化学术的巅峰。稍有见识的人都想让子弟拜其门下受其教导。

“这个嘛!”刘备对两个家伙的心思十分清楚,故意叹道:“不是不可以,我曾经说过,希望每个涿郡的孩童都受到启蒙教育。而实际上呢,有许多事实并非我们愿意就行。”

“大人有何难处,不妨直言,只要我等力所能及,都责无旁贷!”刘家家主见刘备松口,不由拍着胸脯表示。

“还是经费问题,说白了就是没钱。”刘备很直白地说:“无论教舍还是教学材料,又或师生的日常用度,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郡府财力,你们也知,不然你们也不必慷慨解囊了不是。”

说刘备连办学的经费都不够,那是开玩笑的。有几个大儒及其弟子在,有刘备研发的纸张,办所学校花不了几个钱。不过有人愿意伸出脖子让你宰,谁也不会客气。

张刘两家家主有如天下父母一样,望子成龙之心犹盛。那有不削尖脑袋让自家孩子拜在当世大儒名下?这回还真是心甘情愿的慷慨解囊。而刘备本着利国利国之心,没有半点心理负担地开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