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羊城回来,将那位老人说的权杖上的图形也带回来了一张拓本。除此之外,我知道了那位老人叫万林,竟然和几十年前的那次考古挖掘有关系。除此之外,竟然和那个叫万珊珊的女孩儿一样用同一种护照,这下两个人说没关系都很难了。
我把带回来的拓本交给老爸,老爸二话没说就认为这是一幅地图。
我心里说,真不愧是图形符号一类的专家,一眼就看出来这些不像是图画那么简单,并且一眼能够看得出这是一副地图。那位女生帮我画完了,父亲嘱咐了她一下自己到书架上找到哪本书然后看看哪一章节,然后就会考她。女孩儿很快就去520小说了,父亲将这样大纸拿起来仔细看了看。
我请教老爸:“我没有看出这是一幅地图,上面的图案都是一些山水画。但是我查了一下并没有这些山水,上面还有一些稀奇古怪的之物和动物的标志。我已开始认为这和大禹铸造的九鼎上面的图案一样,只是一种象征意义。”
父亲摇了摇头说:“不是,你是怎么看地图的,就是这么看的?”
我点了点头,看地图吗,不就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吗,还能怎么看。父亲说:“这上面的图案不是一起的,中间是不是都有分开的线,也就是这不是一副而是三幅图案。”
我点了点头,正是这样,一米半的权杖上下分为三节。每节都有一副图画,每一幅图案都不相同。当初我还以为是因为艺术才把这根权杖上面的图案铸成这样的,因为中国古人的审美观点不同于西方。中国想要画一幅大的山水人物画卷,都是会分成好几小幅画出来,然后拼在一起,一是因为纸张大小首先,而是因为这样携带方便。另外还有很重要的原因,中国画将就一步一景,然后整体又是一大景,所以哪一副小卷拿出来都是完整的话,其他书友正在看:。因此中国发明一种这样的日用工具,就是屏风。
但是西方的绘画就完全不一样了,恨不能把所有的东西都装到同一张画面中去,画质能多大就多大。有的时候看着一幅油画很不让人舒服,就是因为里面的体现出来的东西太多了。这种状况之后文艺复兴,才有大师们慢慢扭转了。
父亲见我还没有反应过来,于是就说:“你还记得我之前说的那个承天宝匣吗,就是你带来的那个。”
我点了点头表示知道,父亲继续说:“那个宝匣的底下有一副地图,对吧!”
父亲一下子点醒了我,难不成赵昧的那根权杖上面的地图就和承天宝匣上面的一样,是好几幅图放在一起才能形成一幅完整的地图。我对父亲说:“你的意思是,这东西也像是承天宝匣上面的地图一样,是一种子母印,是一幅套图。”
父亲点点头说:“没错,这看起来是三幅图画,但是实际上是一幅。”
父亲说完,找来一把裁纸刀,将这张打着沿着图案边线裁成了三分,分别放在桌子上。然后又将这三幅图画叠放在一起,果然这样就形成了一幅图画。这幅完整的图案和刚才分成的三幅完全是不一样的,上面的山水什么的全部都变了,另外也出现了一条路线,在这条路线上就是那些稀奇古怪的植物和动物。
我看了看这幅新形成的地图自言自语说:“看来赵佗学会了安期生那一招了。”
父亲听我在嘀咕,于是问我:“你在嘀咕什么呢?”
我连忙说没有,我看着这幅地图,还是一头雾水,这还是比较抽象。看来需要找一个地理专业人给看看,也需要要找那些中国测绘局的人看看,能不能找出和这幅地图上相近的地方。古人们没有遥感卫星和航拍技术,所以只能通过脚步丈量和个人感觉来绘制地图。另外上面还有一些人物之类的东西,估计是绘制地图的人想象的产物。
这个时候父亲突然说了一句:“不对,还有问题。”
我忙问:“还有什么问题,这不是很容易就解开了。”
父亲没有回答我的问题,而是将三张纸又分开,将其中的一张翻了过来,又重新叠在一起。然后父亲又指着叠在一起的纸问我:“你现在再看看?”
我看了一下,上面的山水的大体轮廓并没有变,只是里面的一些细节还有路线了,另外一些标志也偏离了刚才的地方。看到这种情况我大惊问老爸:“这是怎么回事
父亲拿着放大镜仔细看着,有经期中的一张也翻了过来,这样接连两次才说:“每一张纸的正反面和其他的纸张的正反面都能够组成一幅完整的地图,如果你没有正确的排列顺寻,那你就麻烦了。”
我一阵头大,心里赶忙计算这三张纸能够形成的地图的张数,因为上学的时候数学学的不怎么好,尤其是数列只一块,加上一着急,怎么也算不出来了。父亲打断了我的思路说:“别算了,不下十种,如果没有一种正确的排列方式,就会形成一份假地图。如果你们按照假地图去寻找要找的东西,能不能找得到我不敢说,丢了小命的可能性是大大增加了。”
我听到父亲这么一说,不禁汗如雨下,不知道是父亲屋里面太热了,还是我的心中燥热。我一把抄起旁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