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剿匪的形势不乐观,但是这只是疥癣之疾,南方的孙文才是肘腋之患。不过,现在孙文都逃到日本去了,白朗嘛~也蹦不了几天了。
虽然国事繁忙,但是一天三顿饭还是要吃的。袁世凯的牙好,胃口也好,吃啥啥香。但他的饮食,一年四季是刻板规矩的。
这个点儿,袁世凯正好在吃早饭。袁世凯爱吃鸡蛋,这在一些民国人士的回忆录中早已有记载。每天早餐,袁世凯食粥时,必吃煮熟的包壳蛋,以此当佐粥菜。他磕包壳蛋的技巧很高:一手将三个煮熟的鸡蛋放在桌面上,用手顺势搓几下,那熟鸡蛋壳便都破碎了,但看起来却又像完整的一样。再将搓过的鸡蛋拿起来,轻揭其皮壳,那一个个圆溜的蛋白肉便呈现在眼前。最后,他将脱壳之蛋白肉逐一送嘴里,伴着稀粥,津津有味地嚼起来。
他这搓剥熟鸡蛋壳的技巧,很多人见过,但就是学不来:要么搓时用力轻了,蛋不脱壳;要么用力重了,壳伤蛋白,可见袁世凯搓蛋用力,掌握得恰到好处,不得不令人佩服。
坐在他左手边的是个三十六、七岁的中年人,长脸细眼举止动作潇洒风流,他是湖湘一代大儒王闿运的入室弟子杨度。只见他面若止水,用不急不慢地语调说道:“一兔走衢,万人逐之,一人获之,贪者悉止。共和人人皆可称有份总统职份,相比之下君宪在大义名分之下,人多不生僭越之心。以我国的国民素质来看,若无君主为万世法统,则宵小之辈必会觊觎总统大位,则国将不国!”
袁世凯很认真地听着,但是手里却依旧在剥鸡蛋。
“报。政事堂机要局局长张一麟求见。”一个年轻的士官在门外大声道
“又是捷报?”袁世凯近期对捷报一点兴趣都没有,原因无他,水分太多。不过张一麟是自己的心腹,他一大早就来求见,肯定是有要事。
张一麟向来是支持和鼓吹共和的,与杨度的政见不合,杨度也不想见到他,于是便起身告辞。
袁世凯也不留他,免得两人一见面就唇枪舌剑互不相容。侍卫引着杨度从侧门离开,片刻之后,张一麟便进了暖阁。
袁世凯一见到张一麟就问:“仲仁(张一麟字),吃过早饭没?”
张一麟答道:“吃过了。”
“哦!”袁世凯应道:“要是不急,等我吃完再说如何?”
张一麟答道:“可以,不是太着急的事。”
结果,袁世凯当着张一麟的面吃了二十个鸡蛋外加一蒸笼的蒸糕。看的张一麟一愣一愣的,张一麟估摸着这些食物让自己吃的话,可以当十天的早饭,结果袁世凯一顿就吃完了,难怪他精力过人。
等袁世凯吃完,有专人送上热毛巾擦手。又撤去面前食物之后,张一麟才把公文交给袁世凯。
张一麟“段将军前线电报,说在河南焦作,有个叫李默涵的年轻人带着民壮消灭了一股隶属白朗的土匪。生擒匪目冉清平,此人自称是白朗的结拜兄弟。”
袁世凯一目十行将段祺瑞发来的电报看完,笑道:“这次芝泉倒是很用心,还特地派人去查实。”
张一麟说道:“这次确实办的很仔细,段将军还特地提到,此人在辛亥年时在徐州有从军的经历,可能是南方革命党。”
袁世凯轻轻摇头,笑道:“那一年不管阿猫阿狗,只要是个人都说自己是革命党。可你看现如今?”
张一麟很认真地点头,表示认可。
袁世凯说道:“人有念想好,有念想才能为我所用。这样吧,参照毅军例,擢升李默涵为军统,让他自拟军号、自募兵马、自筹粮饷,随芝泉继续在河南剿匪。如有立功,再行嘉奖。”
“是。”张一麟一一记录在案,随后向袁世凯躬身行礼,便离开了暖阁。
谈起毅军,自然要从其创始人宋庆说起。宋庆早年落魄,弃学而耕,时而为贾,终不得志。24岁时投靠同乡、亳州知州宫国勋,据说是做宫的卫士。在宋庆投宫几年后,捻军孙之友部接受宫国勋的招抚,宫派宋庆统带之,号为号奇胜营,并荐授宋庆为千总,此为宋庆发家的开始。宋庆以这支部队为基础,参加豫南、皖北诸次剿发、捻战斗,到同治元年(1861年)就因功升至总兵,得赐“毅勇巴图鲁”勇号。适逢新任安徽巡抚裁撤临淮军,将三个营拨归宋庆统带,因其勇号,以后宋庆的部队就被称为毅军。
毅军由于其历史的发展,其中下级军官最早以亳州人居多,至于一般土兵最早大都是山东曹州府、济宁州一带的人,在毅军中曾流传着“毫州老乡回公馆吃饭,济宁州老乡到大厨房吃饭”的笑话,就是个明显的反映。
自辛丑以后,武卫左军即久任宿卫,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清亡前夕建立禁卫军为止。但在清廷退位后,南北议和期间,陆军第三镇在京师兵变。袁世凯又召姜桂题率兵入京弹压,维护秩序。以后袁世凯为大总统时,以毅军老成可恃,仍用其为公府宿卫,这部分人后来划出了毅军。
1912年临时大总统袁世凯下令武卫左军仍旧改称毅军,军统仍为姜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