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玄幻魔法>八零后咸鱼术士> 二百三十三 太一符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二百三十三 太一符诏(1 / 2)

《庄子·天地篇》云:“主之以太一”,成玄英注:“太者,广大之名。一以不二为称,言大道旷『荡』,无不制围,囊括万有,通而为一,故谓之太一也。”王逸注:“太一,星名,天之尊神。祠在楚东,以配东帝,故云东皇。”

《星经》也记载:“太一星在天一南半度,天帝神,主十六神。”

东皇太一,又称中皇、太皇,简称太一,又称太乙,有些文献中也写作泰一,是屈原《九歌》中所描写的天帝。也是中国古代祭祀的最高神。由于道家认为太一无形,楚人难以赋予其形象,所以不似后来的玉帝佛祖一般供有塑像。

据现代学者考证东皇太一实际上是远古楚神话的太阳崇拜。

早在殷商时,商人即崇拜太一,位同于昊天,又有说法太一与昊天是一体两面的存在。

秦朝时,太一即称为太皇,它与天皇、地皇并称三皇。天皇、地皇即皇天后土,也就是昊天上帝和后土皇地只,加上中皇太一,是上古秦汉时最高祭祀的三大天神。

但是把太一神提高到至尊的地位,取代三皇成为汉统治者尊奉的至高天帝神,应该是汉武帝的功劳。

汉武帝时,西汉社会已得到恢复发展,由于削弱诸侯王势力,中央集权日益加强,在政治上已出现大一统的政治局面。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方士谬忌首先奏请祭祀太一神,说天神贵者太一,太一佐曰五帝。古者天子以春秋祭太一东南郊,用大牢。

就是汉武帝按照谬忌的奏请,打破了秦至汉初的天帝神的观念,明确指出五方五帝只是太一神之佐,突出了太一是至上神的地位。这样太一就成了昊天的化身。

汉武帝采纳这个建议,命令太祝在长安东南郊立了太一坛,按谬忌的方案祭祀。

说了这么多,如果熟悉现代洪荒流小说的都知道,这就是小说里的妖族共主东皇太一。

当然小说有艺术加工的成分,道家典籍和史载的太一为天帝、太阳神、先天尊神,又有说是大道化身的,并没有具体形象,也不是什么妖族天帝。

跟昊天上帝一样,太一都是没有具体形态的至高神灵,甚至比道教信奉的三清道祖还要早很多年,毕竟道教不是道家,也是汉代才成型的宗教。

总之太一并非是小说中所言妖族共主,东皇太一也只是太一其中一个称呼,因楚人建太一祠在楚东地区,因此才有了东皇的尊称。又有说太一为三皇前就存在的上古东夷部落(今鲁东吴楚一带)信仰,图腾为玄鸟,象征太阳,所以才称东皇。

根据后世学者考证,太一信仰发源于东夷、吴楚之地,最早为太阳神,在如今鲁东省日照一带还留有遗迹,不少人认为东夷其实就是炎黄部落的发源地,后来才迁徙到黄河流域,而这里也确实发掘出比中原黄河年代更古老的文明遗迹和古人遗骸来佐证这一观点。

太一信仰为何灭绝,车晨对这段历史有些了解。

在汉朝没落之前,一度代替昊天成为国家最高祭祀信仰的太一神因为汉末黄巾之『乱』,太平道教徒假借中黄太乙为口号宣传“苍天已死,黄天当立”试图改朝换代的缘故,被后来的历代统治者所忌惮。

而宋真宗为了掩饰檀渊之盟的大宋的耻辱,谎称有玉皇入梦。开始吹捧玉皇大帝。上行下效,道教也逐渐兴起以玉皇大帝为天帝取代昊天的典籍传说。宋代以后,各朝各代的帝王为了宣扬皇权统治为天命所归也极力推崇玉皇大帝,政权与神权的结合之下,导致了东皇太一信仰的逐渐没落。

所以如今几乎见不到供奉这位华夏民族原始至高神的庙宇,只有偏远蛮荒之地或许还能看到遗迹。

“古时太一信仰以吴楚和鲁东为主,辐『射』到中原地区,到汉代才遍布全国,老家这边自古不是什么人口集中的繁华地带,距离鲁东不过隔海相望,这一代发掘出的红山文化等古文明也证明七八千年辽东一带就有古人居住,在后世还有太一神座下神灵的庙宇残留,也不是不可能的。”

不用魔法检测,车晨就知道这张太一符诏定然有着神秘的力量,如果不是神像残缺,木匣唯有破损,就连之前那点灵光都不可能泄『露』出去。

而且他还发现正阳山神四字明显是后填上的,虽然极力模仿,但无论是书法还是意境都比其它八个金文差的不少。

车晨推测,很可能是明朝时候一位幸运儿得到了古时候一道天帝太一颁发的空白敕书,然后自己填上名字,没想到竟然真的成了山神。

让车晨意外又有所预料的是,上古传说中的神灵恐怕真的存在。

“这末法时代,竟然还有神灵痕迹残留?”

要知道太一的名号他可是如雷贯耳的,印象中甚至比三清还要强大,按照他的理解,这些上古之前就存在的真神并非是有具体形象的神只。

“如果说‘昊天’为浩浩『荡』『荡』无边无际的青冥,是元炁之海,用西幻的说法就是宇宙之本源大海,那么‘太一’便是宇宙本源大海中的一点真灵,也就是昊天的灵魂、意识,或者说宇宙意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