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纳的风景很不错。
海水蔚蓝,阳光明媚,风和日丽。
有着“皇后的项链”之称的海滨大道如同一弯新月镶嵌在美丽的海滩上,一边是错落有致的楼群,一边是波光粼粼的地中海。
姜乔订的酒店就在海边,清晨打开窗子,初生的日光照耀在港口的海面上,微风拂过,潋滟的水光和远处的钟楼杂糅成一副十八世纪的油画,令人心神宁静、迷醉。
她本来只是为了躲避《梁祝》的首映日来到这里,却意外地享受了几日闲暇舒适的时光。
来到这个世界后,姜乔虽然一直希望自己能够过得舒服、自在,并且尽可能地拒绝了很多社会活动,把更多的时间留给自己。
但各种事情,还是使她经常有种忙得不可开交的感觉。
剧本、小说,只要光芒传媒继续发展下去,她就要继续写下去,而且随着光芒传媒的规模越来越大,艺人越来越多,对剧本的需求量也会越大,由此,她的责任也会变得更重,压力也会更大。
她并不讨厌工作,甚至她觉得自己来到这个世界,就是背负着一定使命的。
但人不是机器,适当的休闲放松还是很重要的。
优美的景色、闲适的环境、浓厚的艺术氛围,像这样无忧无虑无烦恼的生活,真的让人觉得舒坦。
城堡美术馆、圣玛格丽特岛、戛纳老港……每个景点都留下了她的足迹。
巴斯克式烤贻贝、白汁烩小牛肉、香橙鸭胸、鲜蓟配鹅肝……这些法国的特色美食,也尝了一个遍。
当然,她也没忘了发几个微博拉仇恨。
经过前一阵子的宣泄后,网友们对姜乔的怨气也消散了不少,纷纷讨论起这次戛纳电影节的事情。
虽然戛纳电影节在世界各地的名气都很大,每年的电影节,华夏媒体也会大肆报道,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报道的内容大都是一些花边新闻,以走红毯为主,谁谁谁风采照人,谁谁谁服装精美,谁谁谁摔倒了,谁谁谁是花钱去蹭红毯的……
至于后续电影节的消息和最后的颁奖典礼,媒体报道很少,华夏民众的关注度也不高。
主要是,历年来,华夏在戛纳电影节上的斩获非常少。
上世纪九十年代,曾有一部电影拿下了戛纳电影节最佳影片金棕榈奖,当时许多人都认为,华夏电影的春天来了。
然而在随后的近三十年里,华夏人与此奖项再无缘分,甚至就连提名也仅仅再获得过两次。
除此之外,最佳导演奖、评委会大奖、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也仅仅各自获得过一次。
而自从2010年之后,近十年的时间里,华夏电影仅仅获得过提名,一次奖项都没有拿到过。
这样的成绩,只能用“惨淡”二字来形容。
所以为了不让大家扫兴,媒体在报道戛纳电影节的时候往往会避重就轻,只在开幕式当天进行花式报道,随后就会偃旗息鼓,等到颁奖典礼的时候,再来个“戛纳电影节各奖项公布,究竟花落谁家”之类的总结性报道,任务完成,撤!
从利益的角度讲,更是如此。
每年都会有许多华夏艺人去参加戛纳电影节,但绝大多数人就是去打酱油、蹭名气的,他们参加戛纳电影节的目的也根本不是奔着奖项来的,就是为了走个红毯,拍几张照片,以配合公司在国内的宣传。
对于国内的观众而言,反正已经习惯了颗粒无收,所以大家的关注点也根本不在颁奖典礼上,只要媒体稍稍带带节奏,就会乐此不疲地去刷那些红毯相关的新闻——
我家爱豆去戛纳电影节走红毯了,厉害吧,牛批吧,国际范吧,我家爱豆就是帅!
你家爱豆走红毯的时候摔倒了,肯定故意的吧,博眼球呗,我呸,比我家爱豆差远了!
这场全世界电影界的盛事,在许多华夏人眼中,也只不过是一次国际店的走秀活动。
不过这次,《十二怒汉》的出现,让大家看到了一线希望。
“不吹不黑,《十二怒汉》的获奖几率还是比较高的!”
“同样看好,《十二怒汉》的理念也非常适合西方人的观念,个人觉得拿下一个最佳影片的提名还是没问题的!”
“希望段秋宏可以拿到最佳导演……”
“姜乔起码会获得一个最佳编剧的提名吧?”
“大家也不要太乐观了,许多西方影评人看不起华夏电影,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讲真,如果纯粹公平的话,华夏电影不至于连续十年颗粒无收。”
“垃圾就是垃圾,不要怪人家不公平,和西方电影相比,华夏电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呢!”
“不要太妄自菲薄好吧,这些年还是有一些不错的本土电影的,某些西方人因意识形态和风俗习惯的不同而刻意贬低华夏,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
“但愿《十二怒汉》不要遭遇黑幕!”
“讲真,如果《十二怒汉》连一个提名都拿不到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