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有没有发现城中的防守似乎松懈了一些,你们看城头的守军是不是比以前少了许多?”李密对众臣问道。
房玄龄点头道:“陛下所言极是,臣在猜想既然我们的将士有人感染了天花,那城中的百姓和军队是否也是感染了天花呢,而城头出现守军减少的原因就是因为为了防止更多的人被感染天花。”
这几天唐军大营内正在接种牛痘,在场的这些大臣们每个人身上都接种了牛痘,除了李密四个例外,因为天花在后世早就已经不复存在了,孩子们可是从小就接种各种疫苗,李淼的体内自然就有天花的抗体,所以他不惧怕自己会得天花。
李靖深以为然道:“房大人所言极是。这天花可不认人,一旦传染开了,无论我们,还是高句丽人都不能幸免,更何况城中的人口又是那么的密集,天花疫情在那里传染的速度会更快。若是因为天花疫情城中人口锐减的话,那对于我们攻克平壤城可是一大助力啊。”
他这番话虽然听起来残酷,但是正所谓慈不掌兵,一个将军或者统帅最先应该考虑的是减少己方的伤亡,李靖的意思就是让李密趁着城中爆发了天花疫情出兵攻打平壤城。
牛痘接种上七天后,人的体内就会产生天花疫苗的抗体,到时唐军上下就相当于是人人得了一次天花,从此终身对天花免疫。
自己是否如李靖所说,趁着这个机会攻城呢,有一点是可以断定在城中人人惧怕天花的这个时候,守军的战斗力也会受到严重的削弱,此时攻城确实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只是李密却还有更深的考虑,他迟疑不定地问道:“若是我们为高句丽人接种牛痘,让他们在天花疫情下能够活下来,我大唐是否可以借此收服高句丽的民心呢?”
这话让众人皱起了眉头,他们有些人对于高句丽的情况不甚了解,对此倒是感觉无可无不可,但是像李靖那些对高句丽有过很深的了解之人,却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一旦攻下平壤城,势必要救治城中感染天花之人,救人倒不是不可以,但是没有谁愿意成为东郭先生。
杜如晦眉毛一挺道:“陛下想要收服高句丽的民心那可是比消灭十个高句丽要难得多啊,当年隋文帝时期高句丽因为大隋兵锋正盛选择了称臣,可是当杨广继位后,高句丽人却再次反叛,这才惹得杨广三征高句丽,但是结果却差强人意。而我大唐立国还没有多久,高句丽人就在李世民的怂恿下出兵攻打我大唐,可见这高句丽人简直就是狼子野心,一旦我们势弱,他们必然会向狼群一般扑向我们,因此臣认为高句丽民心难服,倒不如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
杜如晦这番话深得李密之心,他确实恨不得将这个国家的人全部诛杀殆尽,这样痛快是痛快,但是其他的国家今后在与大唐作战时绝对不会再投降了,因为他们都会担心自己会成为第二个高句丽,所以这最佳的一劳永逸解决高句丽问题的方法是断然不可取的。
那么是不是要把高句丽人全部迁移到大唐呢?数百万人口的迁移,这一路上必然会存在许许多多的问题,甚至会有不少人不堪重负死在迁移的路上。
李密脑中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个主意,那就是把他们里面的精壮劳力全部迁移到西域,就把他们安置在大唐和萨珊王朝交界地带,并且让西域的军队严格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一旦发现有人怀有异心,就毫不手软地将这些人除去。
对于那些高句丽的贵族嘛,那就是把他们全部强制迁移到长安和洛阳一带,让他们世代居住于此,榨取他们的财富,给予他们入朝为官的机会,慢慢地同化他们,改造他们,最终让他们忘记自己曾经是高句丽人,就像是那些历史上出现过的许多异族一样,逐渐被汉人同化,从此都成为大唐的子民。
贵族有时候却是最好对付的一群人,他们拥有的多,却比别人更害怕失去,你若是一手大棒,一手甜枣,他们绝对会选择你给他们准备的甜枣,即使那甜枣是慢性毒药,可是和一下子就失去所有相比,这慢性毒药的药效就可以被他们完全忽略掉。
李密现在却还没有下定最后的决心,他只是留下了一句:“七日后,再议吧。”
房玄龄和杜如晦这两个师兄弟互视了一眼,脸上露出了莫名的笑意。
若是陛下真的能下定决心彻底解决高句丽的问题,那可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千秋大事啊,如此功劳足以彪炳史册。
又是一个晚上,一道黑色的人影在夜色的掩护下偷偷地爬上了城墙,趁着那些士兵们在打瞌睡,他健步如飞三两步便到了另一边的城墙出,如同一只壁虎般顺着城墙爬了下去,他轻轻跳到了地上,看着远处依然稀稀落落亮着灯火的唐军大营,他那唯一露在外面的双眼里,迸发出炽热的光芒来。
他大步奔跑着向唐营而去,在距离唐营还有两三百步的距离时便被唐军的巡逻队发现了踪迹,一名士兵大声呵斥道:“你是何人,站在原地不许动,不然我们就放箭了。”
这些士兵反应迅速,在这名士兵喊话时,至少有二十把弩箭对准了对面的那个黑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