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上有许多学子,差不多都是十的年纪,也有小一点或者大一点的,但其数量不多,只占了总数的一成还不到。学子们以女子居多,而男子不过十之一二。
在熹微的晨光之中,这些“二佳人”手捧书籍,在广场内走走停停的背诵着书本内容。诵读声郎朗而起,此起彼伏。孙承宗看着眼前的情景脱口说道:“好一个的所在!”
朱徽婧见这些“二佳人”上身穿着紧身的蓝黑色“西装”,里面是洁白的“衬衣”,在胸口处扎着粉红色的“蝴蝶结”,下身穿着的紧身“西裤”,显得高挑而又纤细,大多扎着马尾辫,显得精明而又干练。这些“二佳人”容貌姣好,也不知道永宁学院是怎么招收而来的。
此时离十点钟还很早,二人不想此时就去寻找周召南。所以就流连忘返地四处闲逛起来。
朱徽婧与孙承宗从“永宁师范教学楼”与“永宁高级中学教学楼”中间沿着曲径通幽的小路而去,见东面是一排排的楼房,也都挂着牌子。朱徽婧放眼望去,只见上面写着“若兰公寓”,“若蕙公寓”,“桃夭公寓”,“静女公寓”等字样。
朱徽婧与孙承宗二人带着诸多的疑问信马由缰的漫步在绿树成荫的永宁学院内,一路欣赏着学院内的风光与学子们晨读的风采。不知不觉中又转到了“永宁师范教学楼”的北边。
在这里朱徽婧又看见了三座大楼,面前亦有一个“广场”,与“永宁师范学校教学楼”前面的“广场”一般模样。在一块巨大的手头上刻着“蓓蕾广场”几个大字。
“蓓蕾广场”的东侧大楼挂着“永宁初级中学教学楼”的牌子。西侧大楼挂着“永宁小学教学楼”的牌子。北面大楼挂着“图书馆”的牌子。
朱徽婧放眼望去只见这个广场内的学子们年龄要比前院内的那些“二佳人”小上三四岁。小的有男有女,而大一点的仍然以女子居多。这些学子们穿着与“育英广场”上的学子不同,全为红白相间的宽松衣服,不过裤子是裤子,上衣是上衣很是分明。
朱徽婧与孙承宗二人看过了这些蓬头稚子认真的样子后,又向北而行,便又有一个“广场”进入了眼帘。
仍然放着一块巨石,刻着“格物致知广场”几个大字。朱徽婧看后对孙承宗说道:“老大人,这个“广场”之名字,可否出自阳明先生的那段往事?”
孙承宗听后说道:“格物致知,正是阳明先生心学宗旨,公主殿下博学。”
朱徽婧听后微微点头,举目四望。只见正北的大楼挂着“实验楼”的牌子,西侧大楼挂着“音乐楼”的牌子,而东侧大楼是“美术楼”。
“格物致知”广场上的学子们或引吭高歌,或抚琴弄萧,或挥毫泼墨。朱徽婧与孙承宗一一看过,继续往北而去。发现北面再无去处,有一段青砖大墙矗立在面前,只好往西而去。
朱徽婧与孙承宗西行了千五百步,就见好一洼清水跃然眼前。绿波荡漾,水里有金鱼在嬉戏,堤岸上遍植垂柳,此刻已是万条垂下绿丝绦的光景。三三两两的“二佳人”发出郎朗的声,十分好听,好一个幽雅之处。
二人沿着湖畔而行,一边看着湖心矗立的小山,寻找登山之路,一边四处张望。不知不觉陶醉其中而心旷神怡起来。
行至正南侧,就见曲曲折折的堤岸上也有一块大石头,刻着“洗研湖”三字。此处有一座铁索软桥直通湖心。
二人走上了软桥,大约百二十步就到了假山下。假山修造了青石阶梯,朱徽婧与孙承宗拾级而上,只见小路两侧花木一片清翠,石阶曲折蜿蜒,登到山巅之时,孙承宗已经微微出汗。
朱徽婧看见最高处有一亭子直插蓝天,小跑着进入了亭子,举目四望,只见诺大的永宁城内精致尽收眼底,纵横交错的大道两侧皆遍布高楼大厦,其间散布民居,密密麻麻而又错落有致。
正南方黑龙江如黑色的长布一样穿城而过,江面上帆影晃动,那是百舸在争流。江南遍布厂房,逶迤向西而去。
朱徽婧登临送目后又将目光收了回来,看见“洗研湖”的正南侧有一巨大的场地,边上有万木逢春。场地前面亦有一座大楼,上面几个鎏金大字很是显眼,便是“体育馆”几个大字。此楼全用那“钢筋混凝土”建造而成,别具风格,蔚为大观。
孙承宗看着角亭子上的匾额,上书“浩然亭”三个大字,匾额底色为红色,而阴刻着的欧体大字却是翠绿色的,更显文雅之气。
当朱徽婧与孙承宗二人正在鸟瞰永宁城与永宁学院的景色之时,只听见几声尖锐的声音此起彼伏的响了起来,那声音穿透了极强,听着十分清晰。
朱徽婧正想着这是什么乐器所发出的声音之时,就见永宁学院内人影晃动,那些“二佳人”们纷纷将书籍放在地上,就一路奔跑着向“洗研湖”前面的“场地”涌来。
一时之间,原本静怡的学院变得熙熙攘攘起来,大约半刻钟的样子,数千学子们便在那巨大的场地上站起了整齐的队列。孙承宗也曾在军中生活数十年之久,但这些学子们站成的队列整齐的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