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大魏霸主> 第958章军制改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58章军制改革(1 / 3)

这就是魏军在接下来的日子会进行统一改编,据说要废除现在的各种编制和等级。

二五制的原则自然不动,所更改的将是营级的称呼,此时魏国的营级称呼非常混乱,像射声营、步营、中垒营、屯骑营等,这些营事实上都是军级和普通的营有着明显的区别,营级校尉,也分三六九等,体制内的军人自然可以分辩出来,可是对于国内臣民,会难以分辨。所以冉明计划,准备统一国内各军的编制。

魏国这种军事编制,事实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特别是冉明在重点投入了器械作战部队和辅助兵种,如舟桥、辎重、医护以及工程兵,这让魏国军事编制有些难以适应新时期的战争。特别是冉明将来面对的是笈多帝国最鼎盛时期的军队。笈多帝国的军队编制采取是诸兵种联合混编。

古印度的列国时代的军队已从吠陀时代的两个兵种(车、步)发展到步、车、骑、象四个兵种。至于列国时代军队的编制,史料记载不尽相同。

据《摩诃波罗多·初篇》记载为四个兵种混编的三三制,其最小单位“波特提”相当于今日之班,由一象、一车、三马、五兵组成;三个波特提组成一个塞那穆克(排),三个塞那穆克组成一个怙勒摩(连),三个怙勒摩组成一个哥纳(营),三个哥纳组成一个瓦希尼(团),三个瓦希尼组成一个普利特那(师),三个普利特那组成一个杰穆(军),三个杰穆组成一个阿尼吉尼(集团军),三个阿尼吉尼组成一个阿克绍希尼。

阿克绍希尼是其最大单位,相当于现代一个军团,其兵员总数为六千五百六十一头战象,六千五百六十一辆战车,一万九千六百八十三名骑兵,三万两千八百零三名步兵。

但是在孔雀王朝(约公元前324年-约前188年),古印度在四大军种的基础上,设立了水军和辎重这两个兵种,这样以来,在笈多帝国时期,笈多帝国的陆军兵种包括四种战兵,既车兵、象兵、骑兵、步兵。但是其四种战兵中,象兵一个小组其实和车兵一个小组一样,都有三名士兵,其中一名为长柄兵器,非矛既枪,一名为刀盾兵,一名为笈多长弓箭手。至于一个步兵班中,五兵步兵则是两长两短一箭,既两名长柄兵器士兵,两名刀盾兵和一名弓箭手。这样以来一外阿克绍希尼中,笈多军队拥有六千五百六十一名象兵弓箭手,六千五百六十一名车兵弓箭手,六千五百六十一名步兵弓箭手。再加上骑射,事实上一个阿克绍希尼中,笈多帝国军队中将有三万两千八百零三名弓箭手。面对这个一个方面军,魏国现在的军事体制肯定不适应,而且肯定会在战斗中吃大亏。

所以冉明计划开始在统一全国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军事改编。首先队以下编制不变,但是每队增设一个火力打击组,既百虎齐奔式火箭发射车一辆,九联装火箭弹发射车一辆,这就是两个什的编制,这样以来,一个队的人员编制增加到七十人。其次,废除屯级制,改为连,每连辖三个七十人编制的步兵队(相当于后世的加强排),一个五十人的辎重队和一个由五辆九联装火箭弹发射车组成的火箭队。一个炊事班(十人什制),一个通信警卫班,这样以来,每一个连就拥有三百九十二人。废除曲级编制,改成为营,每个营辖三个三百九十二人的连,每个营的总兵力加上辅兵,共计一千三百余人。三营为团,每个团的兵力接近四千人。三个团为一师,每一个师的总战兵加上其直属骑兵连、辎重营、火力打击营,拥有兵力一万五千人。

这些改动都不算大,也和石良关系不大,不过随着冉明的军事改制,新军衔也推出来了。将官分为三等,既上将、中将、少将,校官也分为三等,既上校、中校、少校。尉官三等,既上尉、中尉、少尉。

其实这些军事改制,和石良的关系不大,但是最重点的最与石良切身利益有关的还是退役制度。

在冉明之前,中国军队既没有对士兵的退役制度,其实也没有对军官的退役制度。事实上这和中国国情有关,在常备军的基础上,中国除了宋朝拥有百万禁军职业士兵以外,其他各朝都是保留非常少的常备军。比如汉朝,中央直属的军队,既八校尉,每一校拥有将士一千二百至一千五百人不等。

每到打仗的时候,这八尉都会直接扩编,这些常备军八校尉一千余将士,就是基层军官,辅佐临时征召的百姓,快速成军。冉明规定,魏军军队士兵服役年限为五年,五年之后,既可复原回家,愿意继续服役的申请转为士官继续服役。到了士官这个阶层后,已经是志愿兵性质的职业军人了,最长服役到四十岁,当上士官的最高级‘军士长’。朝廷对其安置为国家正式公务员,或是分发土地(主要是新占偏远之地)以及安置其企业单位。

可是现在,也有传言传出,军官也有退伍制度。这主要是冉明为了安置魏国士官大学以及魏国高级军事学院的毕业生。计划规定军官的退役是以年龄来计算的,比如,少尉和中尉都是三十岁,上尉是三十五岁,少校是四十岁,中校是四十五岁,上校是五十岁,少将则是五十五岁。中将为六十五岁,上将为七十岁。超过以上年龄后就是专为预备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