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帝还在的时候,经常跟我说,他很想回洛阳,先辈们都在那边,他就算是死了,也一定要安葬在洛阳的东郊皇陵。”伏寿道。
“大将军已经将先帝安葬在皇陵,算是了却先帝一桩心愿,但是哀家的心愿还没有。哀家也想能够葬在先帝身边。”
“我等,一定护送太后与陛下重回洛阳。”
赵徽道:“此次迁都,百姓无需跟随,诸位大臣,有想要留下的,也可以自行留下,绝不勉强。”
赵徽看着那些之前开口反对的大臣。
迁都最大的一个理由,就是劳民伤财。
但是,赵徽现在不需要携带百姓去,对于百姓来说,基本没有影响。
那些不想走的大臣,他也不会逼迫他们,正好可以有机会将他们踢开,然后安排另外的才学之士来顶替他们。
这些大臣,或许猜不到赵徽的心,也有可能猜到,但是在赵徽和伏寿的一唱一和下,朝堂上却是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反对了。
迁都的事情定下来,然后就是各自分工去准备了。
因为不需要带上百姓,所以准备起来也很简单。
只要准备好路上的粮食,以及太后天子的住所即可。
至于那些大臣,根本不需要赵徽去准备,他们自己就能准备好一切需要的,可能一路上吃的住的,比赵徽还要好。
“主公,城内有很多百姓,想要跟随我们一起去洛阳。”
要准备迁都的消息,不知道是谁在城内散播开来,即使知道许都到洛阳,千里迢迢,一路上会很艰辛,但听到风声的百姓中,还是有一些人想要跟随。
在国都生活不容易,但是在国都也更有机会。
而且现在洛阳百废待兴,现在跟着去,除了在路上多吃点苦外,几乎可以肯定,等到了洛阳,他们每个人的生活,很快就会因此改变。
“有多少人想要跟着?”赵徽问道。
“有二千人,这只是目前粗略统计,在过几天,这个数字估计还会涨。”郭嘉道。
现在消息还没有完全扩散,而且有一部分人还没有下定决心。
现在就想跟着走的,都是那些有魄力的,而且家境其实在许都城内,也基本都是中上层。
虽然留在许都,他们的日子也不会难过,但是他们想要更好。
而且,他们相信现在的朝廷,他们相信赵徽能给他们带来希望。
反而是那些世家,以及最底层的百姓,现在还没有表态。
那些世家,他们享受的已经是最好的了,他们担心去了洛阳,会被赵徽削弱。
而那些最底层的百姓,每天还是在为温饱奔波,还不知道迁都的信息,或者知道了,但是没有心思去想。
本来都很难吃饱了,要是拖家带口的跟着去洛阳,会不会饿死在半路?
当初,董卓迁都,火烧洛阳,带着数十万百姓,一路上不知道死了多少,不知道有多少家庭家破人亡。
“这几天,好好统计一下。”赵徽道。
他不会强迫百姓跟随,但是如果有能力,有条件的,并且愿意跟着去洛阳的,赵徽也不会拒绝。
作为国都,肯定是要聚集精英人才。
即使赵徽这次不带百姓去,等到了洛阳之后,后面也会安排很多百姓迁徙到京都所在。
后面两天,郭嘉统计的人数越来越多,不得已,赵徽也只能暂时定下条件,需要满足条件的人,才可以跟着一起前往洛阳。
首先是家庭情况比较好的,至少可以负担得起他们前往洛阳一路上的开销花费。
另外就是那些孤身一人的,洛阳还需要改建,需要很多的劳动力。
一切准备妥当,也已经过去半个月了。
而后赵徽护送着伏寿以及小皇帝,一路上朝着许都前进。
交州那边,徐晃和吕蒙也押送曹操孙策,乘坐战船向北前进。
不过庞统并没有去洛阳,赵徽安排马友良带着他去黄巾寨,和诸葛亮作伴。
这段时间,庞统每天都带着无数个问题,来向赵徽请教,赵徽实在是受不了他了,干脆将他打发到黄巾寨,交给沈逵和诸葛亮,有什么问题,就都去问这两人。
赵徽现在是真的不想回答庞统的任何问题了。
一是因为庞统现在问的问题,越来越深奥。
二也是赵徽现在要解答,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
他毕竟不是师者,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来为庞统答疑解惑。
对于黄巾寨,庞统也是早已心生向往,收拾好行李,就催促马友良带着他快点出发,他是一点都不想在许都,在洛阳浪费时间了。
对此,赵徽也是乐于见到,虽然诸葛亮庞统都是行政人才,让他们来治理国家,他们一定可以将国家治理的非常好。
但是,赵徽也更希望他们去好好研究。
科学研究,一样可以让大汉变得更加强大。
除了庞统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