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田间小农女> 第169章 姜瑜儿的短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9章 姜瑜儿的短板(1 / 2)

那个被开玩笑的人也不生气,笑着说:“那妞妞,叔的是不是悄悄的私下里给叔啊?”

姜瑜儿一本正经地道:“没有呢!”

又有人开腔了:“富贵,你的一份就分给咱们算了,这样也好显得咱们村的人都有优势,比他们的多呢!”

“就是,就是!”

一群人,笑着,闹着。

李封一个个的把月钱发给了他们。

从瘟疫后,姜瑜儿家的月钱又加了不少。因为在石山上跟煤矿这边的活比较累,每人每天给六十文。

这样一来,一个月,也差不多二两银子了。

这要是落到以前,也差不多是够一家人,一年的吃穿了。

可现在,一个月就能挣这么多。村里人也不在害怕以后给儿子娶媳妇儿时,拿不出来聘金了。也再也不用担心,以后嫁女儿的时候,没能给女儿办一个像样的嫁妆了。

因为家里田地也不过,妇女没带着几个孩子也能忙活完。可能会比以前会苦一点,但日子比以前有了盼头,也比以前过得有滋味了。

很多人家,以前是过年才能吃上一顿肉。现在已经是隔几天就会去肉摊上买上一些肉回来,打打牙祭。

以前家里人,总会把好的让给子女跟老人,年轻人都喝汤。村里也流传了一句话:吃肉管三天,喝汤管七天。

后来,不知道谁嘴巴溜刷一点的,自己给改成了:吃肉管三天,喝汤管七七四十九天。

现在,村里再也不用过那种喝汤管七七四十九天的日子。

人们生活有了盼头,做事也带劲儿。

用村里几个老人的话来说,那就是这些年轻人,走路都带风了。

拿到月钱的,回到家,就把收入直接给了自己家的媳妇儿管着。

其他村的,有老父老母在,管钱的是父母。可张庄村有一个习惯,那就是男人挣的钱,都给媳妇儿去管。

一家子,也不会因为这些小翁小利给吵得不可开交。

其实,这一切,都是里正跟几个长老的功劳。

张庄村很穷,但他们都相信一句话,只要拧成一股绳,就一定能把日子过好。

只是,他们的想法是很多,不过多年过去了,日子也不见有所起色。直到姜瑜儿的到来,姜瑜儿开起了石场,石灰窑。

累了一天了,晚饭后,阮婶心疼地给她准备了一桶热水,让她先泡个热水澡。

“谢谢阮婶!”阮婶拿着桶出去时,姜瑜儿揉了揉有些僵硬的脖子,道了声谢。

阮婶转过身,认真地看着姜瑜儿道:“大小姐,这些都是我该做的。”

在姜家,没那么多主子要伺候,也没那么多复杂的事情要处理。

可能比大门大户家会累一些,但阮婶很喜欢这样的生活,单纯而又快乐。

翌日一早,姜瑜儿还没起床,门就被阮婶给敲响了:“大小姐,张三顺回来了。”

一听说张三顺回来了,姜瑜儿就来了精神。张三顺回来,代表着事情有了个结果。

姜瑜儿顾不上自己还没睡过的瞌睡,哒哒哒起床,连脸都来不及洗,就跑了出去。

看到那一车车的青砖拉进村子。很多村民都来围观,以为姜瑜儿家又要盖房子了,用的还是青砖。

盖砖窑的地方,姜瑜儿早就选好了。地也买了下来,一直荒废着。

现在,那些青砖就这样,被张三顺指使人搬到了那块空地上。

姜瑜儿回家洗漱完后,连早餐都来不及吃,自己跑了过去。

手里拿着一张只有她自己能看懂的东西,据她说,是砖窑的图纸。

不过,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也就只有她自己好意思说是图纸。

在‘国粹’爷爷的熏陶下,她会很多中国的乐器,也会下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很多棋,甚至于,就连写字,也能写得一手漂漂亮亮的小楷。唯独画画,那就是她致命的缺点,直接就一点天赋都没有。

每每想要学画画,要么是无从下笔,要么是画出来的东西,别人根本看不懂是什么。

每每这个时候,她都会跟别人解释,介绍她画的都是些什么东西。

别人听了白天,也没能听懂她说的是些什么。或者听懂了,却怎么看她的图,都是看不懂的。

记得那个时候,她的同学们都只是笑笑说,她画的不是不好,只是比较抽象,需要慢慢去看,细细的找。

刚开始,她还以为这话是真的,时间长了,她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同学们只是说的比较委婉,因为她根本不会画,画出来的东西,连幼儿园的都不如。

也是因为这件事,她上了初中后,就再也没动过要画画的念头。因为,她不想再被人这么委婉地说一次。

每次美术课,别人都很专心地画画,她就拿着数学题解习题,或者做物理题。

而现在,她已经是没办法了。又一次提起所谓的‘画笔’画起了她自认为是砖窑的‘图纸’。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