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你去巡营,监督各部兵马严加防范,记住,即便大军身在国内,营地安全依旧要注意,决不能掉以轻心。”
“是,父亲。”
“夜里凉,多穿点,莫要着凉了。”
“是,父亲。”
宇文维翰说完,三两下吃完晚饭,带着随从去张罗巡营之事,宇文温又啃了几口烤羊腿,转入大帐。
看着案上的文书,他一把将没啃完的烤羊腿扔到垃圾篓里,随便拿了块布擦擦手,坐在案边生闷气。
今日下午,有来自长安的消息,说高句丽王遣使入朝请罪,其使者浮海而来,在旅顺外海被周国水师拦截,如今滞留旅顺,旅顺守将等候朝廷的命令。
对此,政事堂诸公的意见是让对方来长安,宇文温今日收到消息后,觉得无论如何也该让高句丽使者来长安,玩小伎俩为难使者没意思。
高句丽终于服软了,至少看上去是这样,然而宇文温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对方去年年初袭扰营州,被驻军打退之后一直没见有个说法,如今高句丽王遣使谢罪,明摆着是见着势头不妙赶紧亡羊补牢而已。
或者说是缓兵之计。
对方拖了那么久才来“请罪”,具体原因宇文温当然不清楚,不过考虑到高句丽和突厥有联系,他认为对方一定是发现突厥吃了大亏,于是做出应对。
首先担心周国集中军队东进,攻略辽东;其次,对方选择的时机不错,因为周国对草原用兵消耗颇大,又没有真正把突厥的骨头打断,一时半会没精力长期对辽东用兵。
这个时候,高句丽跑来认怂,就是给周国一个台阶下,给他一个休战的理由:看看,不是朕不想出兵,高句丽请罪了哟!
一想到自己被高句丽当做傻子,宇文温就一肚子火,然而高句丽选择的时机确实不错,正常来说,他应该顺势就坡下驴了。
然而道歉有用的话,要警察做什么?
宇文温当然不会就这么放过高句丽,然而现实和理想有差距,他生闷气的原因,还是此次御驾亲征收效不如预期。
此次宇文温御驾亲征犁庭扫穴,二十万大军在大草原上忙碌了数月,仗倒是打了不少,奈何宇文温设想中的大决战始终没有打成。
不是全军将士不给力,实在是敌人太怂,大决战打不起来。
突厥的都蓝可汗、达头可汗,先前连吃了几场大败仗,见着他亲自带兵来战,哪里敢正面对抗,试探性派出游骑骚扰几次后发现讨不到好处,于是极力避战,玩起了“捉迷藏”。
茫茫草原里,宇文温追不到突厥的主力,倒是顺手抄了许多突厥部落,俘获大量部民以及牛羊,眼见着火候差不多,便结束“武装游行”打道回府。
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宇文温没能干掉东、西突厥的两个大可汗,可想而知接下来数年还得被西线牵扯大量精力,所以无法集中力量对辽东长期用兵。
辽东乃至高句丽的问题,不是一两年时间就能解决的,若周国的主力军队在辽东或者朝鲜半岛陷入长期“治安战”,那么西面的突厥一旦缓过劲又入寇,对于周国来说,就是两头为难的局面。
历史上的唐朝,就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在灭了高句丽和百济之后,调兵对付西面的突厥和吐蕃,无法有效巩固东面新纳国土,结果给新罗占了天大的便宜。
唐军主力一撤,新罗就挑唆高句丽、百济遗民叛乱,自己趁火打劫,袭击唐军据点,不断蚕食领土。
待得唐军主力浮海而来兴师问罪,新罗见打不过赶紧请罪道歉,拖到唐军主力回撤,新罗又故态复萌。
反复折腾几次,折腾得唐朝负担不起“海外驻军”的巨大消耗,明知新罗的请罪、道歉口是心非,也只能就坡下驴,默认事实,得了面子上的好处,丢了里子。
最后新罗如愿以偿,以表面上的恭顺和请罪为代价,吞并了高句丽和百济故地,成了朝鲜半岛上笑到最后的国家。
唐朝为此付出数十年的巨大人力物力消耗,最后除了灭亡高句丽、百济,什么好处都没有,就连辽东也吃不下,搞出一个渤海国。
宇文温当然不愿重蹈“历史”的覆辙,该做的安排早就做了,只是一想到此次御驾亲征打不成大决战,肚子里一股邪火蹭蹭蹭就往上窜。
又看看公文,宇文温忽然摸了摸颔下小胡子:“道歉?门都没有!我一定要想出几个新花样,让你们爽个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