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不仅让传阅好的作业,也把潦草叉号多的作业,给学生传阅,使那些差生羞愧的抬不起头。
不过时不时的给个鼓励奖,几句鼓励的话,就让那些差生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迪迪最自豪的,就是作业本上那满满的对号和甲+了,每次换作业本,他都把原来的本子细心的捋平了,放在自己的箱子里,妥妥的保存着。他的这个习惯,一直保存到考上大学。
哪知道,他四十多岁的时候,突发奇想,把自己的作业本和课本制作成专辑,竟然引起了轰动,应教育部门的要求,专门设立了一个展览馆。
他的作业本,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改革开放后,国内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
迪迪从1979年开始上小学,从这一年开始,小学改换了十多年的文革教材,使用新课本。
迪迪是家里唯一一个在国外上大学的孩子,他17岁高中毕业后,直接考上哈佛大学,用了八年的时间,本硕博连读。
25岁学成回国,直接进部队医院,成了国内最年轻的医学博士。一生致力于中西医结合,在制药上贡献最大,吴家的祖传药方在他手里发展到上千种,各科都有涉及。
他在医药界简直就是个传奇,不仅是医药全才,而且各科都精通,不仅在国内,就是在世界上也是领军人物。
就连悠悠这个拥有智脑的人,有时也嫉妒他的聪慧,他从小过目不忘,智力超人,有时比智脑反映的都快。
每当人们问起他的成长历程,他就告诉大家,是姥姥从废品站带回来的那些杂书,造就了他。
小时候缺少玩具,没有课外读物,居住在牛屋里,缺少玩伴,他是看着姥姥带回来的杂书成长起来的。
到底悠悠也没告诉他,他小时候看的书,可不是杂书,全部是后世的智脑挑选出来的精品。
不过有一句话是真的,缺少玩具和玩伴,让他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阅读,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倒是真的。
还是悠悠负责做饭,现在家里的人少了,六个大人加上四个孩子,一共十个人。
不过四个孩子比六个大人吃的都多,舅姥娘每到吃饭的时候,看着几个孩子,把一大桌子的饭菜吃的盆干碗净,就会说:“你们肚子里长着化食丹那,不到十岁的孩子,比大人吃的都多。”
还是姥姥有水平:“嫂子,您光看见咱家的孩子吃的多,没看见咱家的孩子也长的快,虽然不到十岁,你看那个头,赶得上十五六的孩子高了,而且个个壮实。
这连骨头加肉的长,饭量哪能不大。他们都赶到好时候了,要是搁以前,就受大屈了。
嫂子你看爱国他弟兄四个,都没爱民个子高,就是因为孩子小时候营养没跟上。”
提起从前,俩人就开始忆苦思甜。悠悠赶忙躲进厨房,刷锅洗碗,让大舅妈和智茹收拾饭桌。
最令人惊讶的是智茹这小丫头,随着个头的增高,好像突然长大了。曾几时看见爷爷就让抱着的娇娇女,都能独当一面了。
悠悠做饭,在灶下烧火的永远是她,不仅如此,她还帮着悠悠切菜,有时帮着拌凉菜做炖菜。
不过炒菜这种高难度的技术活,悠悠可不敢让她沾手,万一让热油溅上了,那细皮嫩肉的,就得留疤,自己的罪过就大了。
不仅如此,小丫头擦桌子扫地倒垃圾,跑前跑后,快乐的忙活着。
小姑娘特别的喜欢听好话,大人看到她勤快,夸上几句,就把她高兴的不行,抿着嘴的乐,手脚更勤快了。
迪迪和志高算是品对了她的脉,经常用好话指使她干活。
“茹茹真乖,给哥哥端盆水来。”
“茹茹最勤快了,去给哥哥把拖鞋拿来。”
茹茹还就是吃这一套,每次都响亮的答应着,欢快的跑着给他们干活。
舅姥爷看到了,就会训他们:“你们俩个,又欺负妹妹了。”
智茹每次都认真的纠正爷爷:“哥哥才不会欺负我那,他们都是帮着我,谁要是欺负我,都是哥哥帮我出气。”
智茹在村里,是个出名的小告状鬼,谁要是惹了她,干不过人家就去找帮手,找哥哥们告状。
当时找不到人,不论隔几天,她也忘不了,非得找补过来才算完。
她从小没受过罪,断奶后家里的生活就好了,在所有的孩子中,特别的健壮,个头也高。和她一般大的孩子,打架还真的干不过她。
再者,她的性格也好,整天笑眯眯的,和气一团。不过这也是个执拗的孩子,不能受一点委屈。
小孩子那有不打架的,遇到和她一般大的,不论男女,小丫头当场就能自己打回去,保证不吃亏。
可是现在的农村,家里的孩子都多,经常是大孩带着小的玩,遇上打仗的事情,往往是兄弟姐妹一起上。
小丫头就不行了,家里在外面玩的孩子,就剩下她自己,单拳难敌四掌。
小丫头聪明着那,她迪迪哥哥可是村里的小霸王,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