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飘飞雪,江南也落下了入冬之后的第一场雪,大明帝国的临时都城南京也被白雪笼罩。
清早,一辆马车急促地行驶过清冷的大街,因为今天是大明规定的休息日,所以很多人都没有早早出门,尤其是当朝的官吏们,都可以好好休息一天了。
马车进入西城之后,很快就在一座府邸门前停了下来,随后马车上面下来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李源。
“请告知你家老爷,就说济南李源前来拜访。”
此时,已经有随行仆人来到门口,朝着守门的门子说道。
“请稍等。”
门子看了一眼一身锦服,披着皮毛披风的李源,也不敢怠慢,毕竟李源的大名在南京城可谓是家喻户晓。
其实门子之前还是想要刁难一下,索要一些好处的,但是眼前的人毕竟是李源,他也不敢得罪。
片刻之后,李源就进入了府邸,这处府邸就是当朝大学士范景文的府邸,范景文已经来到门口,一脸欢喜地看着李源。
“李兄来此,真是让寒舍蓬荜生辉啊。”
范景文一脸欢喜地看着进门的李源,然后大步走了过去说道。
“不敢,不敢,李某贸然来访,还望大学士海涵。”
李源客气地说道,然后又扫了一眼身边的门子,就随着范景文进入了书房。
“大学士,你家的门子该换一下了。”
李源在进入书房之后,立刻朝着范景文说道。
刚才门子虽然行动很快,但是李源看的出来,门子本意还是想要刁难一下,可能是因为对李源的敬畏,于是就没有开口。
听了李源的话,一脸欢喜的范景文立刻沉闷了,他明白李源的意思,平日里一直都在忙碌朝政,所以对于治家就忽视了。
李源就是因为治家有方文明的,济南李家甚至被皇帝朱由检点名赞赏,赞赏治国如治家,一家都治理不好,还谈什么治家。
片刻之后,李源和范景文都入座了,仆人摆上了香茗和糕点,一个生火的炉子也摆放在了书房中间的地面上,顿时一阵热浪席卷而来。
“大学士,李某此次前来,就是为了当日之约。”
李源品了一口香茗,清晨的冷意顿时全无,然后朝身边的范景文说道。
范景文听了李源的话之后,表情顿时凝重了,他自然记得他和李源当年的约定。
当初将李源招到南京,范景文可是费了好大力气的,当年他们初到南京,除了随行的几十位官员之外,再无任何北方官员。
初到南京之时,皇帝朱由检立足未稳,危机四伏,西面有左良玉作乱,南面有桂王叛乱,加上内部军心民心不稳,所以众人都忧心忡忡,一心和皇帝拯救江南半壁江山。
但是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皇帝朱由检只有了半年的功夫就将残破不稳的江南收拾完了,接连打了几个胜仗,一举稳定了江南的局面。
等到江南的局面稳定之后,朱由检的皇权得到了巩固,同时北方文官集团人才匮乏也凸显出来了。
虽然南下的北方官员都被委以重任,但是依然无法改变他们人数稀少的局面。
而且在他们下面,是庞大的江南东林集团,这些人虽然被皇帝打压,但是他们依然占据着庞大的地方统治。
于是范景文和蒋德璟开始扩大北方文官集团的力量,首先就是积极招募从北方陆续逃难过来的官员。
随着大明皇帝在南京站稳脚之后,越来越多的北方沦陷区的官员纷纷来到南京,让北方文官集团的力量得到了扩编。
范景文积极举荐这些人,加上这些人都是从沦陷区逃难过来的,朱由检认可了他们的忠诚,于是这些人都被重用了。
同时范景文也大力招抚在河南和山东一带的名士,其中李源和张元久就是其中之一。
当初为了招抚李源来到济南,范景文派出使者亲自拜访了李源,并且送上了范景文的亲笔书信。
“当年北方文人势弱,李兄慷慨而来,确实为我北方文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你我当年约定一同辅佐陛下,共同对付东林人,匡扶大明江山。”
范景文随后说道。
他自然记得和李源的约定,他们不仅是为了辅佐朱由检,其中还有一条就是对付东林人。
北方文官集团有着自然的高傲,认定江南东林人都是一群失意的文人聚集在一起,完全无法和北方正派出身的读书人相比。
这种思想深深地影响着北方文人,此时李源来到范景文府上,其实就是为了讨论眼下的东林人。
而且在对付东林人这个问题上面,北方文官完全是一条心的,就是李源也不能幸免,因为他们深知朝堂争斗的险恶。
如今皇帝朱由检英明神武,但是对于饱读史书的文人来说,皇帝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转性,东林人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得势了,如果一方得势,朝堂的争斗是非常残酷的,最后倒霉的说不定就是北方文官集团。
李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