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汉武挥鞭> 第二十七章 新华书局 (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七章 新华书局 (修)(1 / 2)

刘彻对儒生们的大一统,君权至上的理念很欢迎,但对腐儒们无限上纲上线的仁义道德就十分反感了,特别是在新华书局刚刚开业的当口。 儒家子弟视书为至宝,是纯洁的不受工商这类“下层阶级”污染的东西,自然是极力反对新华书局这种新事物的出现。 我呸! 刘彻心中鄙视道:满嘴仁义道德,满腹男盗女娼! 世家之所以称之为世家,正是因为其“诗书传家”,完全垄断了学习文化的书籍、书册,知识被垄断了。说白了,腐儒的心中就是想保住自己的社会地位,就这一点上,讲究无为而治的黄老之学对社会的发展有利得多。 儒生在汉初根本不被统治阶级被重视,汉帝刘启即位后,才稍稍提升儒生的待遇。 没成想,饼还没做大,就急不可待的想打压后进了? 连开个卖书的地方都想以死明志? 刘彻听到朝堂之上,以辕固生为首的数名儒学博士,对长安城内心开业的新华书局进行弹劾,并以死相胁的时候,感到很是愤怒。 怪不得秦始皇要焚书坑儒!怪不得汉高祖要尿溺儒冠!怪不得史上窦太后要把辕固生丢到猪圈里让他跟野猪搏斗! 原本刘彻还打算着将实用主义融入到儒学中,建立新儒学,现在他已经重新开始考虑,不如将入世的思想加入黄老之学中,创立新道学来的合适。 后世很多人把中华文化狭隘的定义成儒家文化,这在刘彻看来是可笑的。 中华文化最灿烂的时期,是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儒家文化不过是用强大的融合力吸收了诸子的思想,壮大自身。 从这个角度上看,儒生们是邪恶的,就像后世公司中的某类人,看到别人未完成的创意,就说这不行那不对,然后剽窃到许多人的,融合到一起,变成自己的创意。(这点作者身有体会) 从孔子师从老子就知道了,人家老子多支持儒家的发展,还到处跟人说孔子这小子不错。孔子弟子三千后,就四处游说,说别人都不行,就我牛气。 也怪不得孔子到死都不受人待见,众位诸侯的眼睛是雪亮的。早看出来了,这货压根是个满嘴仁义道德,满腹男盗女娼的伪君子,真小人! 黄老之术始于战国盛于西汉,假托黄帝和老子的思想,实为道家和法家思想结合,并兼采阴阳、儒、墨等诸家观点而成。 刘彻觉得,汉初的强盛,除了物质上的充裕,更关键的是思想上的开放。 在西汉,中华民族第一次将目光投向了世界。丝绸之路的形成,强大海军(不要怀疑,中国第一支海军就在西汉)的建立,将大汉的思想传播到了汉人足迹所能及之处。 因此,刘彻未必非要招揽辕固生,甚或之后的董仲舒。 与其费尽心力去改变伪君子的思想,不如自己培养出一批新道学的人才,比儒家的思想开放宽容,比道家的思想积极进取,比法家的思想张弛有度。 刘彻脑海中的书库,让他可以兼容并蓄的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嘛,站在客观的角度看问题,总是更加条理清晰的。 总之,刘彻最后给皇帝老爹的建议就是,既然腐儒们以死相胁,大可不去理会,且看到底有几个人真的会自尽。 最后的结果不出刘彻所料,没一个死的! 儒生们缺乏的就是骨气,蔫了吧唧的,看看汉朝后的历朝历代,还有点血性没有? 就一个唐朝好点,还是因为皇帝姓李,崇道家,行黄老呢。 虽然必须承认儒家王朝是粘皮糖,就像南宋在蒙古大军下撑了五十年。新中国很多砖家叫兽更以中华民族打不死为荣,以儒家文化爱好和平为傲。 可悲!可恨! 为何以打不死别人为耻? 生生被当成沙袋,一通猛揍,有甚么值得沾沾自喜的? 皆是腐儒误国! 即便实力不够,咱也得有骨气,有热血,时刻积攒实力,想着揍他个碧养的! 瞧见那群儒生皆是自食其言,不敢自尽,刘彻更是不屑了。他索性直接印刷了一本匿名的《论语批注》,将后世所有对儒学的批判全部列入了这本新书,一时间朝野震动。 儒生们拿着书哑口无言,辩无可辩。 后世两千多年众多大才的深刻批判,可谓刀刀见血,针针入骨,岂是刘启朝这几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儒生能反驳的? 一时间,腐儒们尽是羞愧难当,稍微要点脸的皆是告了长假,回家闭门读书去了。 窦太后倒是高兴万分,她一直就觉得儒学是糟粕,却因才学有限,辩不过那些巧言令色的腐儒。 如今端着刘彻献上的《论语批注》,感觉到每一句都把她的心里话说了出来,凤颜大悦,问道:“乖孙儿,这奇书是何人所著?本宫真想见上一见。” “此人怕是已经故去多年了吧?下人在建新华书局时,挖出数十瓮简牍,呈给孙儿。孙儿见此文句句珠玑,鞭辟入里,喜不自禁,这才着人刊印成书。” 刘彻将一卷陈旧腐朽的古朴竹简递给太后,满脸遗憾道。 对于化工硕士来说,竹简的做旧处理简直就跟玩似地。 太后接过竹简,出神的抚摸片刻,还回刘彻手中道:“书局开建,方得奇书,这是道家老祖有灵。彻儿应当将此物好好保存,书局也当好好办下去,方对得起上天的恩赐。若遇到为难之处,尽管来找皇祖母!” 刘彻闻言大喜,太后此话一出,天下谁与争锋?! 北阙甲第,新华书局的生意极为火爆。 开业当日,虽然只有《老子》一书到货,却生生卖出去近万本。 刘彻也是下手够黑,定价是一本万钱。 整整近亿钱啊! 汉帝刘启拿着孙全呈上的奏报,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