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到秦军营地,养由戈的心情无比的复杂。
营外挖出一道宽达两步的沟壑,沟壑的内侧边沿,筑起一面丈余高的土墙,土墙上方,斜斜的立着尖刺的长矛。
秦军大营,与其说是一座军营,倒不如说是须毛磔磔的堡垒。
想要攻破秦营,何其艰难!
想到昨夜派出城外偷袭秦军的死士,养由戈感到一阵悲哀。
“来人止步,停下接受检查!”
进入大营,折过几道哨卡,靠近中军辕门的时候,守卫的亲兵,手持长戟,架在门前,挡住了养由戈的步伐。
养由戈的身后,跟着两名军侯,一同停在辕门之外。
带领养由戈前来的秦军士卒,自觉的跨出两步,散在一旁。
亲兵走上前去,前前后后打量一番,见养由戈一行人身上没有佩戴任何武器。伸出手去,上下探索一番,确定没有任何异样,才放下心来。
“好了,领他们进去。”
山东六国只是,刺杀的风气浓厚,由不得秦人不小心。
墨家发源于楚国,刺杀的传统,在楚人中很有共鸣。
战场上打不过秦国,一些山东遗民,不约而同的想到了刺杀的手段。
恐怖主义,滋生于弱小,发端于失败,这样的道理,放之四海而皆准。
这时,空中一团浓云缓缓飘到大营上方,遮盖住落日最后的余晖。一阵劲风吹过,荡起地上的尘土。
起风了,快下雨了。
养由戈暗自叹息一口气,楚军若是还能坚持下去,等到阵雨来临,未尝不能将秦军挡在新阳城下。
可惜,天公不作美,雨水来得晚了一点。
蒙恬的营帐不大,四四方方,简洁大方。帐内,长条形的沙盘占了大半的地方。沙盘首部面朝东方,尾部则对着蒙恬的案桌。
坐在案桌后面,蒙恬打量着立在帐门边上的养由戈。
浓眉大眼,国字脸,一圈胡须围在嘴唇四方,显得极为精干。膀臂粗大,手掌很宽,手指很厚。左右两手的拇指和食指的指肚,厚重的茧子隐约可见。
久在军中的蒙恬知道,这是常年练习射箭留下的特征。眼前的养由戈,显然属于能够左右开弓的人物。
哪怕身为敌人,人的本心还是喜欢勤奋英勇的人物。养由戈射伤蛮强,现在都还躺着养伤,蒙恬曾打算宰了养由戈,安抚蛮强。
只是见到养由戈后,蒙恬打消了这个心思。
养由戈率军投降,蒙恬只是因为他伤了自己的部下,就杀了他,传出去,以后还有谁愿意主动投降。
“你就是养由戈?听说你是百步穿杨养由基的后代?”
蒙恬没有高傲的鄙视养由戈的降将身份,仗打到这个地步,继续顽抗下去只是死路一条。
养由基作为历史上的名人,入了语文课本,蒙恬还曾读过百步穿杨的故事。对于养由基的后代,蒙恬还是存了一股宽容之心。
祖上的名声,有时候是个好东西,没准儿,什么时候就能拿出来救自己一命。
“不肖子孙养由戈,愧对先祖名声。”
养由戈抬起头,迎向蒙恬的目光,只见蒙恬跟他差不多大,戴着鶴冠,身着青铜铠甲,胸前缀着几处花结。
这就是蒙恬?统领近四十万大军的蒙恬,为何这么年轻?
蒙恬刚刚满了三十,若是剃了嘴边的胡子,还会显得更加年轻。古人非常重视胡须,加冠之后不留胡须,走在大街上,绝对会引来路人侧目而视。
无他,这个时候,各大战国,都把剃掉胡须作为一种刑罚。
前世的时候,蒙恬不喜欢留胡须,到了这个时代,也不得不入乡随俗。
“你倒是谦虚,我手下的神射手,还不是败在你的手下。”
养由戈突兀的出现后,蒙恬很快得到了养由戈的情报。
养由基的后代,家族没落,自幼善于射箭,臂力惊人,百发百中。
“还望将军恕罪!”
养由戈掀开下裳,跪在地上,抱拳作揖:“戈身为楚将,奋力作战,击杀敌人,本属分内之事。只是侥幸获胜,不可再胜。”
养由戈身后的两名军侯,同样跪倒在地,眼角的余光,偷偷的打量着蒙恬的中军营帐。
营帐两边,各坐着几名秦军校尉,不乏有人狠狠的瞪眼过来。
养由戈手里的弓箭,可是射杀了不少秦军将士。
两名军侯赶紧收回目光,缩着脖子,不敢再随便乱看。
降将跪下请罪,胜者胸怀大度,扶起降将,赞叹一番:真勇士也,然后降将纳首便拜,从此弃暗投明,改头换面,焕发军事生涯第二春。
养由戈确实是个箭术天才,蒙恬存了几分收降的心思。
秦军攻灭楚国,一路上还会遇到归降的楚人,提前做好千金买马骨的示范效应,表现出礼贤下士的态度,应该有利于收服楚地的人心。
想到这里,蒙恬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