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无限灵药圃> 第七章 超忆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章 超忆症(1 / 2)

第七章超忆症 表面上李毅一直在平静的看书,但心底却如同惊涛骇浪一般翻涌,这种过目不忘、倒背如流的能力的确是吓到了李毅。 突然间李毅想到了一个名词。 “超忆症” 一种极为罕见的医学现象,属于无选择记忆分支,临床表现为大脑拥有自动记忆系统,有超忆症的人利用左额叶和大脑后方的后头区储存长期记忆,所有的这些都是在潜意识中发生的,具有超忆症的人没有遗忘能力,所经历的事情能够记得一清二楚,哪怕是十年前,二十年前的事,不管是哪一天,只要提起就会说出那一天发生了什么事情,甚至具体道某一个细节。 想想是不是很羡慕? 有了它就能够过目不忘,读书学习再也不是什么难事了,总的一句话就是,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了,soeasy!!! 但是首先你要看清楚对于超忆症具体解释,‘无选择记忆分支’,意思就是说,你所记忆的事情都是无法自己选择的,只要是经历的就会自动被记忆,而且永远不会被忘记。 如果哪一天你最爱的人去世了,自己痛不欲生,如果是普通人的话时间就是最好的治愈药剂,但是对于超忆症来说,根本就不可能忘记,如同酒一般,越是久远越是醇香,那时你会一辈子都活在痛苦之中。 第二种痛苦,人的一生不可能每天都是各种惊喜与不同,很多事情都需要重复来经历的,就像是上班族每日都是去上班一样,我们的大脑会选择性记忆,所以你只会记得某一件事情或几件事而已,但是超忆症的人却不同,每一天发生的事情都会被记录,但是当十日、百日、千日的重复被记录下来之后呢,今天你吃了宫保鸡丁有点咸,明天你吃了宫保鸡丁有点淡,后天你又吃了宫保鸡丁还是有些咸,一个名词,一个日期让你的记忆瞬间被激活,但是千百日的重复记忆也有可能瞬间造成你大脑思维的混乱。 这样就是这种症状被称为“症”,而不是天赋的原因,症本来就是一种病变的总结而已。 而且这种症状只是增强记忆力而已,首先要分清楚‘记忆’和‘智慧’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名词,不然得了超忆症的人都成为大科学家了,那也不会被称为‘症’了。 想到这里李毅脑门瞬间流出淡淡的汗水,这不是欣喜的,而是吓得。 “知远,你怎么了?不舒服吗?” 察觉到李毅有点不对劲的刘老疑惑的看着李毅问道。 李毅扭头强笑道:“可能是大病初愈还有些不舒服,不碍事的。” 刘老点了点头应道:“所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你这的确是需要多休息一些,如果今日不舒服就早些回去吧!医馆有老夫看着,不碍事的。” “多谢刘老关心,不碍事的。”李毅摇了摇头道。 刘老拿起手中的书继续看到,口中轻声说道:“随你,作为医者你比谁都了解自己的身躯。” 李毅点了点头,将手中的《黄帝内经》合上,闭目沉思,下一刻种种松了一口气,虽然依旧可以回忆前世的记忆,但还没有做到不分巨细全部回想出来,这也就意味着并不是什么超忆症。 想到这里李毅脸上再次一喜,站起身来走到一旁的书架前拿起一本褶皱有些多的书,与其说书还不如说是一本笔记,这个是刘老的笔记,当然,古代叫‘笔谈’、“小计”、“随笔”之类的,并没有名字,里面记录的都是他这些年行医所见到的一些病例,以及自己所开的药方,写这个笔记一是因为年龄大了很多事情记不得,需要写下来唯恐担心自己忘了,另一个原因是为了给李毅学习所用,毕竟这些东西不是医书上死板的东西,而是真真正正的临床经验。 这本书前身李毅之前也看过,不过只看了三分之一,书里面的内容每一笔每一画都是经验,所以前身看的很慢。 李毅将笔记放入手中快速的翻看,每一页只是匆匆扫过,快速阅读一遍然后就翻了过去,当将正本笔记全部看完也不过是用了半柱香的时间而已,将笔记置于书架,李毅闭目,脑海中关于笔记的记忆瞬间出现,不同于刚刚的一目十行,现在整个笔记所有的内容一字不差的全部出现在脑海之中。 “我尼玛,还真是过目不忘啊!发财了,发财了。”李毅激动的暗自大声吼道,当然不可能直接大声喊叫了。 不同于超忆症的无选择记忆,自己这个可真是过目不忘啊!也就是有选择记忆,前世自己要是有这个能力也不会辛辛苦苦的考研还考了两次,高考也不会只是一个普通的二本了。 强行平复下心中的激动,再次回到座位上坐下,将《黄帝内经》拿在手中继续观看,只是这次是装模作样罢了,毕竟里面的东西已经全部记住了,一旁的刘老也已经看出了李毅今天的心不在焉,不过也只是以为是因为太过于激动的缘故,并没有放在心上。 医馆就相当于现代的医院,但不同的是并没现代医院这么人来人往,李毅清楚的记得自己跟腱断裂去做手术的时候光是做一个核磁就排了两天的队,至于预约动手术更是又等了两天,整整四天的时间啊!可见医院是多么的受欢迎。 但是古代医馆并不一样,受医疗条件的限制很多的病是瞧不出来,更是治不好的,其实吧!不要相信小说中的那些鬼话,中医厉害,但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牛逼,不开刀你依旧拿阑尾没办法,癌细胞扩散了你依旧没辙,起点小说中有两大吹,一个是国术,另一个就是中医,不可否认五千年的历史让我们的中医发扬光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