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孩子哭了,周大伯娘就领着新上任的奶妈子。去了周大嫂那屋。
她们快步的走了过去,进屋一看周大嫂已经醒了,正抱着一个,拍着一个的正哄着讷。
周大伯娘赶紧接过来周大嫂怀里的孩子,让她躺着好好休息,别起来。
那边,三丫也抱起来正哭着的孩子。
抬手撩起来衣服,把粮仓放到了嗷嗷待哺的孩子嘴里。
小家伙立马就不哭了,小嘴有力的吸允了起来。
小孩子就有这种特异功能,你别看它小,小的那肉甚至都是透亮的,能看见里边的骨头。
但,你只要把粮仓给他放进嘴里,她就知道这玩意儿要怎么吃,自己就会吸允出来汤汁儿,咕咚咕咚大口的往肚子里咽,一会儿就能吃饱饥饿的肚子。
三丫抱着一个孩子在怀里喂着,不大一会儿就来经了,这边咕咚咕咚的吃着,那边的直往出淌。
淌的三丫直用手摁,又看见周大伯娘怀里的孩子还嗷嗷的哭着呐,她就说道。:“大娘,你把孩子抱过来罢,你抱着她一点,让她吃这边的这个。”
就这样,三丫抱着一个喂着,周大伯娘也抱着一个吃着。
三丫奶水好,两个孩子吃了没有十分钟就都不吃了,看样子是吃吃的饱饱的了。
一看两个孙子都吃饱了又睡着了。
周大伯娘也笑了,她本来还担心这孩子会不吃别人的奶水。
没想到,她们到是个不挑嘴的。
喂饱了孩子,二丫跟醒着的周大嫂说了两句话。
因为太担心自己的孩子,怕他不跟周淑杰,就又跟着周大伯娘回了那屋。
三丫这几天就要在这儿住着了,至少得住到周大嫂的奶下来。
这时候,村子里那些得到信儿的人家,家里有东西的,就让媳妇儿拿这来给周大嫂下奶,家里没有东西的,也都在亲戚朋友家借借串串的,也都来下奶来了。
周大伯娘忙活了半天,把人招呼完送走,家里的地下就摆了一堆的东西。
周淑杰跟着她把这些东西收拾了一下,她才回了家去。
这个年代谁家办喜事儿,随个礼最多也才随个两块钱,少的甚至都有随五毛的。
更别说生孩子下奶了。
很少有人给钱,基本上都是给一些东西。
像过年收的红糖罐头什么的,从来都不舍得自家吃,都要留着送礼。
今天,周大伯娘就收了好几瓶儿罐头,好几袋红糖,还有几块布。
他们送的布可跟周淑杰送的布比。
周淑杰送的这块布,是能做一身衣服。
乡亲们送的布,有的甚至连一条裤子都不够。
别管人家送的是多少。
只要人家送了,这个情就得领,等人家办喜事儿,你也得给人家随礼。
等你随礼时,可以按照他给你的多少,来决定你给他随多少。
现在各家生活条件都不太好,也就谁也别挑谁。
周大伯去送人是踩着饭点儿回来的。
他把借的牛车给人还了回去,到家正好赶上中午饭。
吃完饭了,就溜达出去看麦子去了。
现在这麦子可是都快好了,他这一天至少得去两趟。
周大哥没回来,要说离他老丈人家也没多远,一上午也能走个来回。
这没回来,可能是有什么事儿吧。
都说儿行千里母担忧。
就这几十里地儿没回来,周大伯娘也还说了两遍呢。
一直到下午三点多钟,周大哥才赶着牛车进了家门儿。
车上还坐着一个老太太,又放了一堆东西。
周大伯娘迎出来一看,原来是亲家母来了。
看着样子,这是来伺候她姑娘坐月子来了。
她就赶紧赢了上去,笑着说道。:“哎呀!亲家母。你这是来伺候我大儿媳妇儿来啦,你说你家那么一大帮人,你这走出来能放心吗?快快跟我进屋,看看我大儿媳妇儿给我生了俩孙子可好了呢。”
这周大嫂的娘家妈,是个黑瘦的小老太太。
她的年纪跟周大伯娘差不多,但她却比周大伯娘看着要老很多。
一听周大伯娘这样说,老太太说的。:“没事儿,家里有孩子爹呢。我也在这儿呆不了几天,过两天收麦子了就得回去。我可不是信不着亲家母,我就是不知道我姑娘啥样,才来看一眼。”
周大伯娘这人儿吧,对自家人那是没得说,对外人那可是个厉害的。
现在一听人家说不是信不着,她们,只是来看姑娘来了。
周大伯娘脸上的笑,就更盛了几分。
周大伯娘等人下了车,就很热情的领着进来周大嫂那屋。
屋里的周大嫂早就听见了院里的说话声也早都听出来,这是他娘来了正等着他们进来呢。
周大伯娘把人送进了屋,自己呆了一会儿就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