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又拉回来了五车,大伯说地里没剩多少了下一车连人就一起回来了。
三点多钟,最后一车也回来了,也就装了有半车吧。
大娘和两位嫂子坐在车上,几位男士都是在车后跟着走回来的。
最后的半车并没有往麦垛上罗,只是靠着麦垛搭起了一个小窝棚,就够一个人住的那种。
到时拿上一块塑料铺上,在放上一床被褥就可以睡了,这是给晚上看麦子的人准备的。
还记得我们小的时候,最愿意干的事,就是晚上在小窝棚里睡觉。那个时候每天晚上都抢着看场院,可我们太小,大人又不放心。
所以,每次都是在窝棚里玩到天黑,就把我们都给撵回去了。
这时候人还是很淳朴的,很少有偷粮食的事发生。可每锅好粥里至少也得有两颗老鼠屎,才是正常麻。
下午四点多钟,场院就收拾利索了。该罗的罗该搭的搭全部弄好了,大伯家二哥说晚上他会来住窝棚。
我们这边刚收拾利索,就有一个老实的中年人跑了过来。到大伯身边就问:“周会计你们完事儿啦?是不用车了吗?能不能借给我使使,我家的一车都没拉回来呢”
大伯答:“我们用完了,你要是用就牵去吧,晚上喂饱了送回大队部就行了。”说完就把缰绳递了过去。
老实的中年汉子从大伯手里接过缰绳,笑呵呵的牵着马边走还回头说:“谢了!周会计以后你们家有什么活吱声啊。”
我一看都完事儿了就对大伯和郭叔说:“收拾完了咱们就走吧晚上、上我家吃去,中午买回来的肉还没做呢,晚上把它炖上,大伯跟郭叔俩陪爷爷喝几杯”
听我这样一说郭叔忙着反驳道:“不用、不用,就干这点儿活,吃什么饭。”
大伯对郭叔说:“你就别见外了,不就一顿饭吗。就算不干活,找你吃顿饭你不来呀?在说了、今晚咱们能好好喝点儿。”
又相让了半天最后郭叔才答应。
然后郭叔说:“反正饭还没好呢,先去看看我家的麦子。”
郭家的三个哥哥就说:“我们把场院收拾出来吧。”两个嫂子一听就要留下来帮忙。
郭家的场院就挨着我家的,上面长了一些野草,需要拔掉再用滚子压实就可以了。
后来大伯说:“那行我也把我家的场院收拾一下。等一会儿,饭好了来这儿喊我们就行了”
大娘也回家去喂小鸡儿了。
最后跟我一起回家的只有爷爷和大黄狗。
到了家门口爷爷怕狗会吓到婆婆,就把它关在大门外,进院一看,婆婆竟然没在院子里。
往前走了几步才听到屋里郭婶说话声,原来是郭婶来了。
进屋一看,两个孩子在炕上睡着,婆婆在一边看着孩子,郭婶儿坐在炕边择着菜。
看见我们进屋郭婶儿放下手中的菜笑着说:“这么早就完事儿啦,我还以为你们还得一会儿呢。看来还是人多好干活啊。”
我回:“可不是吗!要不是今天人多,这12亩地说不上得收拾到什么时候去呐!”
郭婶看见爷爷在后面,就站起来说:“老叔也来啦,快过来坐、我给你挪个地方”说完就把框和菜盆儿挪放到了外屋地。
爷爷摆摆手说:“不用挪,我看一眼孩子。我一会儿出去溜达溜达去”。爷爷站在炕沿边看了两眼孩子,就回头冲我说:“去给我找个装鱼的东西。我看看河里的网有没有鱼拿回来也能凑个菜”。
郭婶儿一听,笑着说:“那可好晚上还能吃着鱼,老叔抓鱼的手艺我可是知道的,那真是高”说完,竖起了大拇指。
爷爷听郭婶儿这么一说,就哈哈直笑。
我也呵呵笑了两声,就转身去找装鱼的东西。屋里屋外的看了半天,也没看到什么东西能装鱼,后来没办法,就把我们家装水的胶皮桶给爷爷拿过来。
把桶给爷爷,又对他说:“爷爷,你去河边儿小心一点。”
爷爷拍拍我的头:“没事儿,我身体好着呢!”
给爷爷送出大门,看他拎着水桶,带着大黄狗走远。心里希望爷爷能一直这样的健康下去。
进屋、洗手、准备做饭,一看郭婶已经摘完了半筐豆角。
再一想水井里还存着3斤五花肉,我再去摸几个土豆儿,掰点玉米,就炖它一锅大丰收吧,好吃又应景。
想好怎么做,就好办了三下五除二的东西就全部弄好了。
灶坑里先架上火,把切成块的五花肉放在锅里,先焯再炒、放点酱油上上色,切洗好的豆角儿、土豆儿、玉米,到在锅里翻炒几下,放一把盐在加两瓢水。
上面在放个帘子,多滕些馒头,盖上锅盖就完事了,拿个小板凳坐在灶坑门口烧火就行了。
这时爷爷也拎着鱼桶回来,我们一看爷爷竟然起了半桶鱼回来,大的有巴掌那么大,小的有手指那么长。
“这鱼是炖还是油炸呀?”我问。
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