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武军大营中,一个个五大三粗的杀才,瞪着牛眼,用蒲扇般的大手小心翼翼地捏着薄薄的书册,磕磕绊绊地念叨着那些折磨人的字,而对面总有一位少年郎在一丝不苟地教导,成为了一副别样的风景线。
大将军令出如山,两个月以后将对所有旅帅以上的人进行考核,第一次要求不高,不求能融会贯通学以致用,但是必须能背诵,哪怕是囫囵吞枣也要将手里的兵书给吞下去。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像康大王这个胡子从来都不曾看过兵书战策,肚子里的那点货还是老张翰花了十多年的时间硬给他塞进去的。
他打起仗来特简单,举起马槊一马当先,与敌人拼命。打仗吗,两军对垒,勇者胜,比的就是谁狠,要那些花花肠子有个屁用?
可如今他那一套不管用了,因为大帅发话了,两个月后将由他亲自考校中郎将学习兵法的熟稔程度,谁若是通不过,当众打五十大板,外加降职为郎将。
大帅说这话的时候脸上带着浅笑,可几位中郎将却不敢怠慢,一个个心里发冷。他们可不认为自家的大帅是个笑面菩萨,他老人家的凶名谁人不知、那个不晓?
不说康大王,就是卫长都淡疼,想想武厚行的下场,不由得浑身发冷,暗下决心,这两个月哪怕就是不睡觉,也要兵书给背会。
卫长从军多年,曾在多位名将手下效力,耳濡目染之下,对兵法多多少少有些了解。而王忠义、岳中奇、上官云长和独孤平之更是出身将门和世家,大小就度过兵法战策,对演兵之道颇有心得。
他们原以为大将军不过是随手写了些大路货,都是军伍中司空见惯的样子货,没什么大作用。
可当他们翻开兵法以后,不过是看了三两页,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继而陷入其中,不能自拔。
这是兵法中的精髓,很多都是不曾见过的,堪称绝世的经典,能有幸拜读简直就是三生有幸。
看过大帅著写的兵法,他们觉得以前的家学简直就是不值一提,只能作为幼童开蒙所用。如此珍贵的绝世兵法,大将军却一点都不藏私,公然传给他们,这份心襟可比天空和大海,古来都不曾见。
以前,他们对赵无敌的崛起只是羡慕,认为运气占了很大成分。这也难怪,赵无敌才多大年纪?就算是从娘肚子里开始读兵法,也比不了那些身经百战的老将军。
可当他们研读过兵法三册,见识到了他博大的心襟,改变了他们的认知。
他们不由得慨叹:“赵大将军实乃神人也,生而知之,古来不曾见,让人由衷地钦佩,忍不住要膜拜!”
一转眼,两个月的约定到了,赵大将军亲自支持了对所有将校的考校,包括兵法和阵道,总体效果还是不错的,只有一个郎将、两个校尉因磕磕绊绊被当众责罚挨了板子,余者、包括康大王都过关了。
考校完将校的兵法,接下来就是演兵,检验诸军的训练成果。列阵、分队攻防不过是开胃菜,赵大将军还有更绝的。
他命令所有人分成两拨,每一次三军,全体将士携带武器进入十里外的群山中,时间为一个月,而随身口粮只准携带一顿,剩下的就看他们的野外生存能力。
赵无敌一向认为,练兵如习武,什么套路都不重要,关键是实战,在生与死之间搏杀,置之于死地而后生,从而极尽升华,成为一代高手。
在校场上只能训练出一群软弱的绵羊,只有让他们进入山林中,与毒蛇为伍,与虎豹搏斗,饿了自己寻找食物,受伤了就地采摘草药,才能练出一直熊貔之军。
首先进山的是第一军康大王部、第二军周通部和第三军上官云长部,一共是九千人,呼啦啦漫山遍野扑进大山中。
不过,话虽如此,到底是刚进入军营的新军,在非战争时期弄得伤亡太大也无法交代,且容易过度打击士气,摧毁他们的信心。
赵无敌暗地里还是安排了不少的医士随军,随身携带着珍贵的救命药。另外,他采取的是以老带新方式,以队为最小的单位,进入大山中以后,这些上过沙场的老军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大山绵延超过百里,山中林木葱茏,老树遮天,藤萝缠绕,荆棘密布,除了采药人和猎人外,整个山林中不见人的踪迹,弥漫着苍莽的远古气息。
为了这次野外练兵,减少不必要的伤亡,赵无敌归结和整理了一份生存技能,包括利用日月星辰、树叶的茂密程度、积雪消融的快慢、溪流的规律等识别方向,以及沿途留下标记,以免被复杂的地形地势所迷惑从而迷路……
另外,他让军中的医士教授对简单外伤的处理,如何处置蛇毒,以及这片山林中可能存在的草药,讲解识别之法、草药的功效和使用方法。
就连经年的老猎人都被请来,传授各种陷阱的设置,以免他们挨饿、亦或是每日吃素而无力坚持。
他不求九千人都能记住这些技能,但只要每五十人队能有一个人记住,就将大大的减少伤亡,完成这次野外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