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着步步紧逼的鬼子步兵,老谭不由得用眼睛瞄了瞄八连的兵,虽然看起来个个很激昂的样子,很期待和鬼子交手。
但是老谭还是有点担心,这帮云南仔,看起来好像很彪悍的样子,可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和鬼子面对面零距离拼杀过。
按照以前老谭的经验,这一类农村人出来的新兵,很多时候太善良了,即使遇到杀敌的机会,也下不了杀手的。
记得有一次,老谭带着个西北老乡的新兵,和鬼子肉搏,老谭都已经把鬼子压在身下了,叫身边的那个蛋子兵拿军刺来捅鬼子。
可这个蛋子,握住军刺的手在瑟瑟发抖,军刺的刀尖都已经抵在鬼子的肩胛窝处了,就是不敢用力往下捅。
这个位置很不错啊,没有什么大骨头挡着,只要捅刺的直,接近半米长的军刺,可以穿过鬼子的肩胛窝,一路直达心脏位置,一刀就可以结果了鬼子的命。
可现在把老谭气得,这个蛋子兵就是不敢发力刺下去,还神经兮兮地扭过头去不敢看,急得老谭大骂他祖宗都没有用。
最后没办法,老谭只能自己动手,费力把鬼子给掐脖子掐晕死了过去,才手把手抓住那蛋子的手,帮着他把军刺捅入鬼子的心窝里去。
老谭还故意扭动军刺后拔出,让鬼子的血溅了那蛋子兵一脸,怕杀人,就是要突破第一次的障碍,见了血后,这事就好多了。
所以,现在老谭一边望着慢慢爬过来的鬼子,一边担心地望着这批云南蛋子们,是不是真的士兵,就在此时,看敢不敢站出来,和鬼子对刺了。
“甩手榴弹!”
老段一边喊着一边率先甩出手榴弹出去,谭毅中虽然一下子听不太懂老段的土话,但这个时候,作为一个老兵的他,条件反射就是甩手榴弹。
何况鬼子已经迫近到三四十米区域了,而且老段自己也率先把手榴弹给甩了出去,所以,谭毅中想都没想,也把自己准备好的手榴弹,奋力地从胸墙往外扔了出去。
接下来的可让谭毅中又开了眼界了,有好些云南仔居然拿扁担、木棍的一头挂着手榴弹,用力甩了出去,那家伙,甩得又远又准,估摸得有五六十米以上的距离。
这手榴弹怎么能挂得住?谭毅中好奇地仔细去看,原来他们把手榴弹木柄上绑着一根绳子,绳子后头打上个结,套在木棍一头。
再把手榴弹的引线扣在木棍头上的一个小钉子处,这样一来,手榴弹在甩飞出去时候,自动就拉弦了,在半空飞上一两秒后,落地后差不多就要爆炸了。
从简单的物理力学来说,这种做法等于把力臂增长,利用杠杆的原理,增大甩出去的力量,如果扔出经验来,肯定是又远又准的。
不过谭毅中也就只是惊叹而已,叫他自己的部队,绝对不会让手下这么干的。
这个东西没有练过,是很危险的,手榴弹很容易失去方向,很有可能溜到自己人群里去,太危险了。
还是用手来投,保险点,虽然仍得近一点,但安全很多,不然,自己人被炸了不少,那这个仗还打个鸟。
不过这群云南仔,把这招玩得很溜,估计在平时没有少练过,现在就有个厉害的投手,就他一个人甩,旁边还给他配备了好几个人。
两个人往三根木棍上挂手榴弹,挂好了,就递给他,还有一个专门负责做观察员,告诉他现在往哪个地方扔。
这样分工配合,效率很高,这个“甩弹”高手,就跟一架机器一样,手榴弹不断地从他那里飞到敌群里去。
鬼子也正准备起身冲锋了,鬼子在冲锋前,也还是投出一批手雷的,但手雷跟小甜瓜一样,扔得不远,一旦远了就没有准头了。
所以鬼子只是在一百米左右就有掷弹筒兵在打出掷弹筒榴弹,用来辅助扔手榴弹,不过这个掷弹筒一般适合在射击死角位置,用曲射来打对方的火力点,大部分是机枪位置。
而在发起冲锋时候,掷弹筒的作用不是很大,也就在最初打上几发,因为冲锋的时间很短,一旦两边的士兵纠缠在一起时候,掷弹筒就不能再打了。
不过,作为防守的老段却不是这样的,他反过来使用掷弹筒,现在没有让掷弹筒兵发射。
而是等鬼子冲过来一起拼杀时候,他才准备叫掷弹筒兵对着鬼子冲锋队伍的身后,开始发射掷弹筒。
这招确实很老辣,类似断火路的小战术,断掉鬼子的持续冲锋部队,这样,冲上来的鬼子人数就不多,大家拼刺的压力就少很多。
老段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不过在鬼子冲上来之前,他们的“甩弹”高手已经对鬼子的冲锋阵型,制造了很大的麻烦,又多又快的手榴弹准确地甩在鬼子冲锋的队形里去。
不断爆炸的手榴弹,把鬼子的冲锋阵型,炸得七零八落,很多鬼子正扬起手来扔手雷时候,就被中的手榴弹先给炸着了。
鬼子手里的手雷没有扔出去,人就被炸倒下了,手雷的爆炸,又来了次二次伤害,还伤及了同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