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已经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他们自然明白了他的意思,当即齐声应了下来。
高适奉李瑁之命南下平叛,而在数千里之外的朔北,郭子仪却在被李瑁一封诏令愁的一脸苦色。
李瑁以辅政亲王,天下兵马大元帅之命招郭子仪入东都觐见,商讨来年平叛之事,与此同时,太子李亨也同时下令,传郭子仪进京述职,犒赏他平叛之功。
两封诏令像是商议好的一般,一前一后地到了郭子仪的手中。
“阿爹可是在位太子与靖王的诏令发愁?”郭子仪的长子郭曜见郭子仪面露愁容,终日不悦,于是上前对郭子仪问道。
郭子仪叹了口气道:“太子和靖王,一个招为父去长安,一个招为父去洛阳,为父是一个都开罪不起啊。”
郭曜看着郭子仪的一脸愁容道:“其实阿爹心里已有计较,只是不知该如何取舍罢了。”
郭子仪听了郭曜的话,脸上竟露出了一丝奇色,问道:“你何出此言。”
郭曜道:“投靖王、投太子,孰强孰弱,孰利孰弊,天下皆知。”
“哦?”
郭子仪听了郭曜的话,话中带着些考校的意思,问道:“那你觉得为父靠向谁更加合适?”
郭曜似乎早有腹稿,不假思索地回道:“太子性格犹疑,耳根子软,重文轻武,而且看重出身,最重世家门阀。而靖王军旅出身,他麾下诸将解释靖王亲自自行伍中提拔,更何况靖王一向看重阿爹,早在王忠嗣免职后便曾上表奏请阿爹为朔方节度使,故而在儿看来,靖王更加适合阿爹。”
郭子仪听了长子郭曜的话,脸上的愁容似乎淡上了许多。
郭曜亦是军中将领,耳边亦闻得无数靖王之事,若是靖王登位,对于他们这些武臣来说,自然要比重文的李亨处境好上许多。
一番计较后,郭子仪终于下了决定,出言道:“既然曜儿也这么说,左右年末还早,未到进京述职的时候,那为夫便先去一趟洛阳,觐见靖王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