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里莎告诉叶柳莎,自己得到了比根高校淘汰了的大约10t的Ⅳ号坦克歼击车,于是叶柳莎傻眼了。
比根高校(瑞典),以新泻港为母港的学校,校名“Viggen-High-School”乃是瑞典语的“闪电”。
1776年,瑞典植物学家卡尔·彼得·通贝里来日研究植物,这成为了该校以植物学科为基础的原因。之后该校还开设了以钢铁为主的工业科、主要为提升生产力的农业科、较罕见的木工科,另外学校也在服装设计与市内设计十分投入,因此该校的家政科也很有人气。
虽然比根高校积极参与战车道,但因为人数较少,所以基本上都无法参加战车道的大赛。主力战车为搭载 m/42,而以搭载20mm安德森机关炮的Strv L60、博福斯 m/40的编成为基本。
近一年多来,她们也算进了少量的Ⅲ号、Ⅳ号坦克,战车道意义上变成算是混合各国的战车。她们也参加了一次全国大赛,但Ⅳ号坦克歼击车貌似并没有见到。但是重点不是这个——
Ⅳ号坦克歼击车是一种德国的自行反坦克炮,为利用Ⅳ号坦克底盘发展出的三种主要衍生型之一。本车主武装为75mm炮,原设计为装备PaK 倍径炮,但碍于生产数量不足,致使预量产型和先期量产型装备了较旧型的倍径炮,也就是38(t)追猎者后来采用的主炮。此炮的炮身较短,且威力也不如PaK42。后期生产型装备了倍径较大的主炮,导致Ⅳ号坦克歼击车前方过重,尤其厚重的前部装甲影响更甚。这大幅降低了本车的机动性与越野性能,为此本车车组员将其戏称为“古德里安之鸭(Guderian Ente)”。但那一们和黑豹坦克同等的火炮的威力是足够强力的,直到几年前黑森峰都还保有不少,作为20t级战车的输出主力。
这也就算了,问题是Ⅳ号坦克的底子,可是有的战车呀。哪里符合惠里莎的要求了?
“不,我说的那是一辆正宗的瑞典车,那辆车实际上是…………”惠里莎正坐起来,正要解释,就被叶柳莎伸手打断了——
“说重点,研发历史和作战历史就不用讲了。”
叶柳莎知道,如果不是汇报工作而是闲聊的时候,偶尔惠里莎能够一股脑“演讲”很长时间,虽然只是偶尔,闲无的时候叶柳莎当做打发时间听听也没关系,但现在并不打算这样,必须把这些概率杜绝了。
惠里莎并不觉得自己说的很长,没有自觉,因为优花里能说得更长。
“……我知道了。”惠里莎虽然这次并没有进行特别长篇大论的想法,最多说个几百字而已,但还是向叶柳莎点了点头——
远在大洗女子学院的优花里最后拿到的是瑞典的Strv m/40轻型坦克,Landsverk公司在1934年研发的Strv L60轻型坦克发展型。
一般的Strv m/40轻型坦克,也是L60轻型坦克的后期版本,从L60早期到晚期型号整个历程上的设计来说,设计的形式非常传统:发动机后置,成员在前,炮塔则在中央,不过也有很多明显的特点:比如炮塔上面高耸出来的潜望镜可以为车里的乘员提供足够的视野。
L60轻型坦克,最初重9.6t,长4.6m,高1.98m,宽2.01m,全车的防护大约是5-20mm,搭载20mm机关炮,拥有每分钟350发的射速——当然并非某谢尔曼M1的原型,以及790m/s的初速,有效射程大约在500米,而副武器干脆也选择了两挺麦德森m39机枪。全车的动力系统是一台Bussing-Nag V8 发动机,它可以提供马力,并且在理想条件下达到48km/h的速度,出众的悬挂系统使得该车的越野能力十分优良,有四对大负重轮。而行程大约是270km。
m40系列是在挪威战役之后,瑞典军方为了应对日益紧张的安全局势而研发的。它们在m39的基础上更换了一座全新设计的炮塔,使用一门博福斯37mm反坦克炮以及两挺麦德森m39机枪,而炮塔上最大的改进之处莫过于非常实用的车长指挥塔,而新更换的斯堪尼亚L603引擎则让它的速度依然保持在了48km/h。
现在惠里莎拿到的战车大部分就是那m40版本,这样就相当符合惠里莎需要的必要的时候可以转民用的要求。同时,这款战车的外观也很令人满意。
然而,也是当然,博福斯37mm反坦克炮算是二战早期非常不错的反坦克武器,可最多打打轻坦和脆皮中坦,是无法满足习惯了毛子至少45mm反坦克炮的惠里莎的,而惠里莎就算是在战车竞技中也时常使用76.2mm口径的大炮。
结果这辆Strv m/40轻型坦克竟然是传说中的究极完全体,保持着现在的车体硬装上了57mm m/43火炮。火力和美国的M1反坦克炮相仿,10t的战车拥有这程度的火力是相当强的。
然后这款战车被命名为PVKVⅣ,直译过来就是“Ⅳ号坦克歼击车”。
将57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