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有可能在寻找驾驶的时候,主动偏向于这一方,因此学生们之间的感情问题早晚会成为诸葛亮最为头疼的麻烦,不过现在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如果这两个人能够成功的话,那就相当于珠玉在前,以后如果谁敢拿这件事情唧唧歪歪,诸葛亮就可以大大方方的把这件事摆出来,让他们瞧瞧,有着这样稳定感情的基础他们两个在以后的生活当中,肯定也会相互扶持。
而那种扶持和他们现在的样子是迥然不同的,吃完饭之后诸葛亮才注意到这两个家伙,这两个家伙就能相互搀扶着,慢慢的走上了学校的操场,他们当然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前去竞走,而是淡淡的徜徉在其中。
这时候周围的议论声突然响了起来,原来周围的同学们早就知道这两个人经常在大吃大喝一顿之后相互搀扶着游走在校园当中,听说上一次他们吃撑了之后,竟然在学校里逛了三个小时,然后才磨叽磨叽的回到了自己的宿舍里,这让诸葛亮不禁感到好笑起来,人年轻的时候总是容易做出这种猖狂的事情来,而且还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某些小小欲望,这种对于小小欲望的单纯追求,你也是让人感到难以置信的,听说苏宁上学的时候也经常会看到有些人成群结队的跑出去吃烤肉,但是苏宁却自有自己喜欢的食物,虽然也和肉类相关,但却不会饿着肚子等到休息的时候去大吃一顿。
他不觉得那样的心态是多么好的,而他培养出来的粮食体系的学生们也拥有着类似的心态,但是苏炳炎和孙尚香的心态显然是完全不同的,这两个孩子非常在意自己的未来有着怎样的感受,因此他们会在这个时候选择大吃大喝来缓解自己的心情,不过话又说回来,能够丰富的吃上一顿也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至少诸葛亮现在就没有那个心情在这方面浪费时间。
因为有些事情还是慢慢的向他走来了,比如说那个叫做刘备的家伙在前不久刚刚给他写了一封信,邀请他过去担任军师祭酒的职务,这个职务原本是曹操发明给国家的,但是本职工作国家并未按照原来历史上的轨迹称为曹操的人,他现在在苏宁的零售体系当中担任着十分重要的官职,在这种情况之下这个名字之所以会出现,几乎也是因为苏联的缘故,他现在按照当时曹操的想法,在自己的体系之内安置了一大群所谓的军师祭酒,这群人主要负责的任务就是教授孩子们的某些国防技能。
对于一名军方来说,对于建设的事情刘备可能看不太上,虽然他也是以德政而闻名四方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个家伙深刻的意识到,如果想要继续推动下去,那就必须要提高自己的国防力量,因此他希望这个量能够在这一点上为他提供帮助,但是诸葛亮显然还有着自己的想法。他不能轻易离开这里,这里就意味着离开了金融世家大族的支持,他们不但为自己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人才,也为自己提供了相当丰富的教育材料,这里的学生当中有2/3是来自荆州地区的号都等,虽然也有一些当地的普通百姓,但也是在杭州的影响范围之内的,另外一点就是其他外地的同学也是在豪族的关系之下被介绍到这里来的,这也就意味着大部分学生都和荆州的号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之下抛弃荆州的本地豪族前往这个地方毫无疑问就是意味着背叛。
不过这倒是一个很好的理由,诸葛亮只需要在回信当中简单的说明,他不忍心与这些支持他的人分散,所以才不得不留在荆州继续教学,虽然他也不喜欢这个地方,但现在没有更好的选择。
面对这种重情重义的说法,相信刘备也不可能提出任何反对的意见。而且说不定他会哥对诸葛亮称赞有加。
对于一个不肯背弃支持自己的人的才华横溢的年轻人来说,这样的表态无疑是给自己增加了一支良好的标签。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刘备只会增加对他的继续,而不会有其他杂七杂八的想法。
不过刘备也不可能知道的是诸葛亮之所以坚持留在这里,是他不相信刘备能够在当地坚持下去,徐州扬州局势都太过分了,这几天徐州与扬州之间爆发的大规模冲突,更是让这些局势有些看不懂了。刘备这支刚刚崛起的力量不可能在那里立足,只是他不知道刘备接下来的选择会是什么,或许他会或许他会投靠袁绍,也或许他会南下来到荆州之地,但不管怎么说他们现在还不是见面的时候,更不是把酒言欢,共话未来的时候,不得不提出警醒的是,留给这个家伙,现在看来依然没有表现出应该有的气质,他距离割据一方的诸侯还有着很远的路要走。
所以诸葛亮并不认为投靠他是个商家的选择,如果非得要从这里搬走的话,所以特征就是它的第一选择,要不然孙尚香也不会出现在这里,诸葛亮如果非常想在这里学到有用的东西的话,那么在将来最后就会看到扬州体系的穴位,对于它的重要意义,因此仍然坚持两周,体系权威的诸葛亮就必然成为他的助力之一。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诸葛亮必然会成为孙一策的座上之宾,如果能够稍稍加以改造的话,说不上孙策正在建立的政权,也会像凉州体系那样具有着丰富的动力我也知道,警惕的是这个人太过刚愎自用,或许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