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平静地看完整个行刑过程,脸部没有任何表情。
他扭过头去,对旁边的侍卫交待了一句安葬事宜,便掉头返回了中军帐内,再不回头。
对于石明雄部的汉军,皇太极并未再处罚一人,而是重新安排了原先的汉军副统领,接替石明雄之职,故汉军虽然惊惶了一阵,却也终归于平静。
只是,回到了中军帐中的皇太极,心下却是久久不能平静。
他并不为石明雄的死有半点惋惜,现在压在他心头,有如一块沉甸甸的石头般让他喘不过气来的事情,就是他现在,到底要怎么拿下,这座被唐军死守的海参崴堡内城。
难道,真的只剩下蚁附攻城一条路可走了么?
皇太极可以想见,在这座防备周全的内城中,唐军还有毒弩和手掷雷助阵,就算自已强令上攻,那这内城既下,只怕也会是伤亡众多吧。
想到清军十万兵力,要攻下这小小的海参崴堡,却是如此大费周章,难竟全功,皇太极心下,可谓纠结异常。
如果连攻打这么一个小小的海参崴堡,都如此困难,都要这般费尽全力大损元气,那大清还想要再夺占李啸的庙街堡,雅库茨克城,库页岛,虾夷岛等地盘,不是更加困难,更加不可能了么?
更何况,李啸这厮,还占据了整个山东,以及整个广博阔大的南洋,大清若要再想把李啸的地盘全部占尽,把李啸彻底灭亡,这看上去,可能是一个永远也无法完成的任务了吧。
想到这里,皇太极心乱如麻,忍不住长长地叹了口气。
皇太极呆坐了许久,有军兵来报,说睿亲王多尔衮求见。
见有多尔衮来见,皇太极不觉皱了皱眉。
现在的他,心思烦乱,整个人处于十分焦灼的状态,本不想再见任何人,但他略一思怔,还是同意让多尔衮入帐叙谈。
多尔衮入得帐来,见到呆坐在虎头椅上一脸忧色的皇太极,也不觉轻叹一口气。
多尔衮与皇太极之间,纵然有再多的矛盾与勾心斗角,但他们毕竟都是满州宗室权贵,知道大清王朝的存在与稳固,才是他们这些权贵利益得以维系的基石,象现在,清军在海参崴堡下陷入这般困境,多尔衮心下,亦是十分焦灼。
故他心下一有想法和主意,还是要急急向皇太极来禀报。
“老十四,这么晚了,你还来这里,却有何话想对朕说么?”
多尔衮进来后,皇太极并不看他,目光依然紧盯着墙上的地图。
多尔衮见皇太极对自已这般冷淡,心下不觉一沉,却还是一声轻叹,赶紧回道:“皇上,现在我军火炮已然尽毁,接下来要如何攻打内城,臣弟却有一点想法。”
皇太极哦了一声,扭头看向他,轻声道:“老十四,你有何想法,尽可一一道来。”
多尔衮应了一声,便回道:“皇上,以臣弟之见,现在唯一的办法,便是只有蚁附攻城一法可选了,只是……”
听到这话,皇太极脸现厌烦之色,毫不客气地打断了他:“多尔衮,这般方法,朕早已想到了,又何需汝说。”
多尔衮沉声道:“皇上,这蚁附攻城之法,虽然眼下唯一可行之计,但臣弟以为,此法却需多加改进,方可改少伤亡,方可更为周全。“
皇太极听了多尔衮的话,不觉眼中一亮,急问道:“哦,十四弟你有何良策,但请明言。“
多尔衮见皇太极感兴趣,便凑上前去,压低声音,对多尔衮讲述了自已方法。
而听到这个方法后,皇太极频频颔首,最终赞叹道:“不错,十四弟真真智谋出众,担得起朕赐的这个睿字。行,就如你之见,速速下去准备吧。”
多尔衮见皇太极同意了自已的建议,亦是来了精神,他急急回应道:“是,皇上请放心,臣弟一定尽快办好此事,不会让误了攻城大事的。”
……
时间不知不觉中,六天时间过去了。
这几天,海参崴堡守卫主将李定国,一直在城头密切巡守,但令他十分奇怪的是,清军这几天十分安静,完全没有任何攻城的态势。
李定国原本以为,被炸毁了火炮的清军,很可能会恼羞成怒,在第二天天亮后,就会急急开始攻城,以报唐军夜袭之仇,却没想到,整整六天过去,清军一直没有任何攻城的动静,只是继续把内城重重围困。
这是怎么回事?
难道清军不想攻城,只想这样长期围困下去,把自已这部兵马,全部在内城中困饿而死吗?
只是,这内城中,尚有可支一年的粮秣,自已这部兵马,岂是那么容易可以耗死的。
再说了,现在天气越来越寒冷,这几天虽未再下大雪,但滴水成冰,当日的积雪一直未化,清军再在这里呆得越久,后勤供给会越来越困难,士气也会越来消沮,想要攻打这防备周全的内城,将要付出更多更大的代价。
李定国一时间有些糊涂了,清军超出常理的行为,让他那敏锐的脑袋,颇有些转不过弯来,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