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看来这和尚这一个名头其实是十分高的,远不是现在人们所认知的那样,对男性出家僧人的专称,至于虚云两字就是他的号,而那老字说明对方的年纪很大了,这几个字整体来看的解释就是那名号为虚云的年纪很大的佛门大师了,这是一种十分尊敬的称呼。
而虚云老和尚确实也是当的起这个称呼的,虚云禅师湘省人氏,俗姓萧(一说肖),名古岩,字德清,六十岁后改字幻游,号虚云,乃近代“一身而系五宗法脉”之禅宗大德,其人十九岁出家,二十岁依榕城鼓山涌泉寺妙莲老和尚受具足戒;四十岁发心朝五台山,以报父母深恩,由普院心起香,三步一拜备受饥寒而道心愈朗,三年遂愿。
后在滇中阐教近二十年;九十五岁返曹溪,重建南华,中兴云门。历任闽省鼓山、粤省南华、云门大觉诸大寺院住持,坚持苦行长达百余年,历坐佛门十五个道场,重兴禅宗六大祖庭,被尊为禅宗泰斗,虚云老和尚一生一衲、一杖、一笠、一钟行遍天下,由自度而度人。于一九五九年农历九月十二日示寂,世寿一百二十岁,戒腊一百零一。
虚云老和尚自十九岁出家,一百二十岁圆寂,修持佛法长达一百零一年,这是在佛门中少有的,而那虚云老和尚更是以一人之人挑起了近代华夏佛门的禅宗传承,别看现在华夏佛门兴盛,这禅宗占据这华夏佛门的主流,这天下佛门尽出禅宗,可是当初在清朝末年之时,那禅宗的传承却也是衰弱不堪的。
当初这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创建后,传到六祖惠能时分南宗惠能,北宗神秀,其后又分化为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五个派别,后到宋代之时,这沩仰、云门、法眼就都失传了,只有临济和曹洞二家保存下来,成为日后,则禅宗在华夏的仅剩的遗留。
这沩仰、云门、法眼全部是由于这虚云老和尚一人,才再度兴起的,那虚云老和尚十九岁出家,在光绪年间到天台华顶龙泉庵,即尊融镜之教研习经教。初学天台教观,再学禅宗仪制于国清寺,继则参学至岳林、天童、普陀等刹。为报父母恩,三步一拜朝礼五台,历时千日,行程数省。一路上,饥寒雪掩,痢疾腹泻口流鲜血,三次大病,几奄奄待死,备尝艰辛,恒心如一,道业日隆。而后,出晋,穿陕,入川、抵藏,复进滇、越境至兰域与洪沙瓦底。
光绪十五年当时在藏区的虚云老和尚因不愿在藏区久留,开春南行,经兰域国,翻越重山峻岭就是世界第一高峰的昆仑山,到了天竺。朝礼圣迹在佛门兴起之地朝圣之后,又渡海到狮子国,然后又辗转到了现在作为翡翠主要出口国的洪沙瓦底。这样兜了个大圈子,是年七月启程回国,由腊戌过汉龙关。
那虚云老和尚的这一路行程虽说可能是比不上这唐时创立法相宗、唯识宗的那《西游记》的主角之一唐三藏法师,可是也相差不远了,在返回这国内之后承妙莲衣钵为临济第四十三世祖。又接耀成法脉,列曹洞第四十七世祖。后应湘省宝生等之请,续沩山法第,进承兴阳禅师之法,为沩仰宗第八世祖。应闽省八宝山青持之请,衍法眼源流,继良广之后为法眼第八世祖。中兴云门时,遥承已庵深净禅师之法,为云门宗第十二世祖。以一身而参五宗法脉慧日重光,使禅风再振。
那时虚云有感以清朝开国以来,对滇省一地没有颁发过《大藏经》,商请诸位护法奏请朝廷,给滇省颁发一部《龙藏》。此事由肃亲王发起上奏,光绪三十二年七月奉到上谕,把鸡足山的钵盂寺改名护国祝圣禅寺,钦赐《龙藏》一部,銮驾全副护送《龙藏》到山,赐虚云和尚紫衣、玉印,并赐封号为“佛慈洪法大师”。这在当时是一份难得的殊荣。
光绪末年,虚云到南洋弘化,并为祝圣寺募款。他在暹罗龙泉寺讲经时,一日趺坐入定,一定九日,这一来哄动了暹京,自国王大臣至善男信女咸来罗拜,国王请他到宫中讲经,百般供养,官民皈依者数千人。这一次南洋弘化两年余,直到宣统元年始由洪沙瓦底回滇省。宣统三年,虚云和尚在鸡足山祝圣寺传戒,继之又结禅七七四十九日。九月辛亥革命的消息传到滇中,地方大乱。统兵官李根源排斥佛教,率兵入鸡足山,欲拆寺逐僧,经他出面解释,李根源皈依三宝,引兵而去。以后李氏维护佛教甚力。
后应僧众电请,抵沪联络僧界,并为代表赴宁谒孙中山先生。次年,参加筹组中华佛教总会并出席成立大会。返回滇省,主持省分会会务。一九一八年主持花城云栖寺修复,同时参与或主持兴福寺、节竹寺、胜因寺、松隐寺、太华寺、普贤寺等的修复。为此艰辛操劳,长达十余年之。
后在一九三四年,应闽省主席扬幼京等之请出任榕城鼓山涌泉寺方丈。从此,又积十八年心血,全心护持祖庭。兴规矩,肃寺风,颁规约,创办佛学院,培育僧才。同时,应结外缘,多方募化,修葺寺宇,重建楼阁,添买田亩,兴办林场,弘扬农禅。数年之后,寺貌一新,名闻遐迩。期间,亲自主持整理佛籍,重秘本修纂山志,后到老和尚到南华寺修行。
老和尚初到南华时,殿宇已倾,房屋破坏。只得搭盖葵蓬竹屋,暂以住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