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将所有的财物摸过一遍,口水滴遍。才想起那几本书,这时才知道自己有多肤浅,能和这些黄金白银放在一起,必然也不是俗物。一想明白,就迫不及待的将它们一一打开。地上残书一共有五本,把它们一一扫描一遍,其中有三本是《宋氏族谱》是由宋家后人记前事,薪火相传三百年而得,一本更比一本破旧,只是好像对报仇并没什么用处。另外两本一本是《驱魔手记》,一本是《术志》,全是记述捉鬼降妖的秘术,一本理论,一本实践,相得益彰。再看作者:卓佐道长(宋子卓)雅正。看着这个名字,不禁遐想万千,此人姓宋,著作还混入《宋氏族谱》当中,想来不是别人,定是老宋家人无疑。
我心中很疑惑,这遗产中有《宋氏族谱》到是无可厚非,但怎么会有《驱魔手记》,《术志》之属。难道老宋家还出了到处行骗的神棍不成。道教的宗教体系不断扩大,根据老百姓的诸多需求,逐渐分支出了“宿土、麻衣、众阁、全真、茅山”五大分支,其中宿土主修工程修缮、建都立基,后世的一些风水学理论大多起源于宿土,而麻衣则主修预测、占卜,大家比较熟悉的麻衣神像实际上就是麻衣理论的沿袭。难道他们出现了茅山道士。
忙一边翻看族谱,一边问伯母是否知道宋子卓这个人。伯母基本未加思索。回应道:“他是我大爷爷,我虽然没见过他,但经常听到爷爷提及他,说他对不起宋家什么的。具体我也不太清楚。”当她说起“对不起宋家”这句话时,眼神之中满是哀伤,竟要哭了出来。我给小惠放个眼神,她马上明白,悄悄走了过来,将丈母娘安慰了起来!
正说着我已在《宋氏族谱》卷三中找到了宋子卓只见上面写到:
……有三子,曰:子卓,伯也、子约,仲也、子敬,叔也……
……子卓诞于农历辛卯年(公历1891年),少时敏而好学,知礼练达,而相貌端庄儒雅,吾甚喜之。八岁时,入私塾,识文解字,无一不精。琴棋书画,莫有不善。十岁时,从乡里镖师习武,体质精健,力能举鼎。既加冠,虽功名不就,吏难举,然当娶妻生子,继一脉香火。然子卓不恋红尘,竟离家而去,坐定茅山,修道而立志驱魔安世。
是时,吾余怒难解,欲除其名而视之未存,然后闻其驱魔济世,此事可举于世,遂记入族册,以示后人……
看这人的笔触,应该是宋子卓的老爸写的,言辞相当激厉,看来真是被气得不轻。再向后看,发现续写的人已经变了,看来那是时老爷子已经over了,细品之下不难看出,再次执笔的应该是宋子敬了。
……宋子卓入茅山研道,道号卓佐道长,师从茅山掌教涵远道长为师,向以驱魔正己为任。时世乱,浊浓瘴深,鬼怪横行,卓左道长毅然弃掌教之位,携弟子下山飘然各处,降魔无数……
……农历辛未年(公历1931年),子卓血衣而归,样甚恐,然观其双臂已齐肩而断,伤甚重,忙请医问药,月余才愈。然断臂之痛过深,其已无心世事。某,子卓唤我,言之身虽已残,然弘教之心未减分毫,今只一心著书传世,乞我为之寻一人执笔。盖予使小儿宋康代其书。用时两年,作成。盖《驱魔手记》、《术志》耳。
翌年,子卓卒,享年四十有三载……
原来是这样曲折离奇,令人唏嘘不已,谁知故事还没完:
……小儿宋康留书一封,离家而去。书曰:予事伯两年有余,其间予与伯食同羹,寝同塌。口传心授玄学易理,虽无师徒之名,实有师徒之实。今伯已死,予心痛欲绝,本欲同去,然又恐伯后继无人,遂苟且偷安。今携伯之作,离家别祖,入茅山精研道法,养育之恩实难相报,百拜,莫念。
宋家接连出了两个道士,实在对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真是可敬可佩啊!但是有件事却让我糊涂了,那两本著作不是让宋康带走了吗,那它们又是怎么出现在箱子里呢?难道这是副本?带着疑问我又朝下看去!
接下来叙述的文字已经用上了白话文,在中国近代新文化时期,就开始倡导大家使用白话文代替晦涩难懂之乎者也的文言文,但当时只有一些进步人士才会冲破禁锢率先使用白话文,看来这记述之人还是一位思想超前的人。
……1936年春,一道长突然来到家中,他好像对家中一切都他熟门熟路,径直走到了家中祠堂,在祖先灵前伏地痛哭。从他哭诉的言语中得知,他原来就是我的大哥啊,他十七岁就离开了家,那时我只有十岁,印象中的大哥,对我很好,总给我一些新奇好玩的东西。
大哥也只是在家小住了两日,但我还是在同他的谈话中得知了一切。原来大哥那时离家之后直接去了茅山出家,自取道号康佑,人称康佑道人,如今已继任掌教。他说:我这次回来的目的就是是为了完成大伯的心愿,大伯说他一生注定有四个徒弟,前两个徒弟已在他负伤那次羽化了,第三个徒弟也就是我了,但第四个徒弟还机缘未到,所以他让我完全学得书中知识后立即将书带到这里,等待有缘人到来。他还给我留下了一张纸,说是找有缘人的线索,一个有缘人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