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郝东明已经是第三次哭了,只是每次的原因不同。现在他正在水沟里哭呢,您别认为是忘记了母亲给的手电筒,和手电筒没关系,他确实醉了!
他哭的伤心至极、肝肠寸断,这会他的衣服也湿了,有一个东西垫在他的腰里很不舒服,那就是手电筒,虽然他没有用它,当时他怕忘记,就一直在口袋里装着。
也不知道哀嚎了多久,一双温暖的手把他从水沟里搀扶起来,带他走向他的家里,那个人就是他的,母亲。她一直静静地等待儿子的归来,虽然知道是去赴宴、吃好吃的东西去了。
回到家,母亲把这个烂醉如泥的儿子扶上了炕,脱去了沾满泥巴的外衣,把他挪到了土炕最热的地方让早年流浪的孩子休息,她却静静的看着这个让他担忧、挂念的娃!
也不知道东明的母亲什么时候睡的觉,的确东明自己不知道。他知道的时候,母亲已经做好了饭,等待孩子的苏醒,这次饭菜的等待、和以前的吃饭下地地督促比较,是有原因的,上次是她们用体力劳动给这个不懂事的孩子一个小小的惩罚,这次不同,她看见自己没长大的儿子,心很疼……她不想把更大的担子给这个尚未成熟的孩子,他还小。
看着面前的母亲,东明赶紧起来洗了把脸,就问父亲怎么样了?母亲说:“没事,你 赶紧准备吃饭吧,是荷包蛋炖粉条”。
今天是星期天东丽不去学校,也在母亲旁边,她现在没有心思去取笑哥哥喝酒过后的失态,在她11岁的眼睛里流露出来的也是心疼,因为她们是亲人、是骨肉。
“哥,你吃晚饭,今天我们俩去放牛,到山上转转也挺好的,我的作业写完了”,东明看着好久没见的妹妹,似乎长了一点一点,在她的小脸蛋上轻轻的掐了一把,笑了笑,点头答应。
东明吃完饭就和妹妹去放牛,今天他看见豁然开朗的天空,似乎心情很好,妹妹问了很多 莫名其妙的孩童问题,东明也没有觉得厌烦和乏味,最后妹妹问:“哥,你以后有打算吗”。
东明愣住了,停顿了一下说:“先等‘大’好点了在说吧,我现在那里都不去,放心吧我已经长大了,家里的活我能干,你就安安心心的读书,我虽然读书不行,但是我支持你”。
一番话说的妹妹眉飞色舞,“太好了,你不出去我们就不用在操心你了,每天放学能见到你我也很高兴的,除了上学,你也可以带我去打麻雀”。“好”东明爽快的答应了妹妹就往家里赶牛回家。
以下的日子不用多说就是东明随同康复的父亲的每天去地里,继续着以往枯乏无味的生活,即使有人说过农村很精彩,但是他没觉得,因为他的这个农村的确很贫穷、很落后,要改变的不能是幻想中的土地古董、或者天上掉馅饼……等美事,首先改变的是思路!
经过了烤肉老板精神熏陶的郝东明已经清楚,改变现实的还是要从自己开始,决不容缓!
可是你光着急也没有用,父亲刚好总不能现在就去新疆吧,再说了他也答应妹妹了不出门要照顾家里。一切逃不掉东明父亲的眼睛,必定自己的儿子自己是看着长大的,虽然埋怨过他不好好读书,可是现在已经成为定局,多说无益。
有一天父亲问东明:“东明啊,你觉得农村好还是城里好,你也是在城里呆过的人了,我和你谈谈心,你也别太压抑,有啥说啥”。
东明没有很快地回答,而是停顿了一下,说道:“我觉得现在说好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吃饭、生存的问题,如果说好不好的定义在于感情,我说我家里好,这里养育我长大,但是这个地方没有给我们带来物质上的供应,我还是觉得外面挣钱养家的机会比我们这里多,这是最现实不过的,您劳碌了半辈子很苦、很累,但是没有什么产业,这不能怪您,是我们这里的条件限制,我还是想到外面闯闯,我没有说农村不好。”
父亲听了东明的这一段话,似乎茅塞顿开,他欣喜的拍着儿子的肩膀,说了一声:“我的好儿子,你长大了”。
东明都听见父亲的这一句,眼睛有点发热,感觉眼圈快要湿润的时候,眨眨眼就笑了一下说:“我也是随口说的,以后会好的,您也别太操劳了”。
就这样他们父子的关系不在是落榜时的那样不‘融洽’,倒是像两个知音,无话不谈,因为东明从父亲的那句话已经知道,父亲不在追究上学的事情了,就是已经原谅了他学业荒废的历程。
原谅归原谅,日子还是要过的,人总是要生活、吃饭、穿衣的,东丽也要学费。
虽然小学 学费值不了多少钱,但是再加上家里的零用,这些开销,让父亲这点农作物、和牛钱来补给是不够的,再说了,他们家附近也没有工业区、工地等等,就业机会很难,这就是东明最头疼的。
他也想过再去乌鲁木齐烤肉店,他也知道烤肉老板对他很好,但是说心里话他并不喜欢餐饮行业,他不想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起码不能骗自己。
谁说没有文凭就没有理想?郝东明看着天空在问。
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