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奶奶真的是惊呆了,便问她“你咋来的?有条大河你咋过来的?那么深?”
当时,已经是黄昏了。
杯子大姑姑就哭着说“我饿,我吃饭时候吃的多了,我爷爷就打我。”
那时候蛮穷的好像,粮食特金贵。农村重男轻女思想那时候很严重,不然,奶奶也不会生六个娃娃,前几个都是姑姑。说起来觉得奶奶姑姑其实挺让人心疼的。
“他打我!我就跑出来找你,那里有条大河,我过不去。我就在河沿哭,一个劲儿地哭。哭着哭着,有个白胡子老头儿跟我说话,问我为啥哭,我说我找俺娘,过不去河,那个老头就背着我过的河。”
杯子奶奶又问“那老头长啥样儿啊?”
大姑姑说“穿着白衣裳,胡子老长。”
奶奶问她有多长,她说“都快到肚子下边了。”
黄昏的时候,那个地方几乎没什么人经过一个老头儿也不知道打哪来,胡子又白又长估计得上了年纪,还能趟过快及腰的河水。
奶奶讲述这个故事的时候,她坚信那个白胡子老头儿是河里的神,或者山间的仙。
杯子不知道是不是哪家矍铄的老爷爷助人为乐。
但是他愿意相信,这个世间是有超越人们认知的东西,他们存在,他们可能在保护人们。
比如,床头婆婆,保家神,灶王万物皆有灵,神,怪,鬼,魅,杯子都相信,有时候神灵会是种信仰吧。
最后,他想说,怀着-颗真诚善良的心,对待这有灵性的世界一切吧。
虽然有人不信因果报应,天道轮回。
至于他有这样的想法还是因为这些年在学校发生的故事。
因为他们学校心理系比较强,还有一个心理咨询室,所以这方面的故事比较多。
早给杯子启蒙的是一个师姐。
她说有很多高考生心理素质不行临近高考就精神崩溃的,都来我们学校的咨询室治疗般四、五次咨询后就能有明显好转。
一般这种由过度的期望值引|起的心理问题病根儿不一定在来访者本人身上,十有八九得从父母那下手。
她记得有一个问题较严重的男孩在高考前两个月突然拒绝上学,性情大变,暴躁,易怒。
据男孩妈妈说这种变化几乎是一夜间的,前一天还好好的,睡了觉就全不对了之前完全没有迹象。
而男孩之前性格温顺成绩也特别好能考600多分那种家里特着急也不顾孩子愿不愿意,硬拉着来心理咨询。
这种案例咨询室都不愿意接因为来访者本人不情愿的情况下咨询效果事倍功半。
他们老师特别委婉地对男孩的妈妈说希望能在和男孩聊之前先和她聊聊。
这对母子一来老师就看出来这是一典型的“强母弱父型“家庭,当妈的太霸道,还什么都管,男孩可能压抑太久了,才会一下子爆发出来,所以得先治孩他妈。
结果就是冗长的扯家常半个小时。
而一般心理咨询的时间是四、五十分钟。
因为接下来还得和孩子谈老师就制止孩他妈没完没了的话茬把男孩子叫进来。
男孩子刚一-进屋就特别随意地坐下来点也不认生他们老师还奇怪,这孩子怎么不像刚刚来的时候那么抵触了,然后诡异的事就发生”了。
男孩子以一种特别女性化的体态坐在椅子上,开口就说:“刚才说到哪了?“
老师就纳闷,情不自禁地“啊?“了一声。
男孩子也不等老师问话,就直接说开了,动作、表情,甚至声音都特别女性化,跟刚来的时候完全不一样,老师就有点懵。
倒也不是没见过健谈的来访者,只是这种配合度反差太大。
不过刚听了一会,老师就觉得后脖颈子嗖嗖冒凉气,一为什么呢,因为男孩子的作态和他妈简直--模一样,而且最玄的就是他自己开始的话题和他妈妈被打断的话题不谋而合,简直就像一个人出去上了趟厕所又坐回来接着聊。
老师并没有打断男孩子,而是配合他继续聊下去如果他打算“扮演”这个角色,那么最好不要强行喝止这样会造成强烈的反应。
结果老师越聊越心惊,她发现这个男孩子简直一-点破绽都没有,体态什么就不说了,单从知识结构和记忆内容看,完全就不可能是一个十八岁的高中生能说出来的。
老师想引导他聊一些女性方面的话题让他自己露出破绽,可是他也完全轻车熟路甚至一些夫妻之间的事他也能说出来。
般这种情况,某人突然“扮演”某人的角色,或者声称自己是别人,从医学角度称之为“癔症”患者的这种“扮演”行为不会被外力所强行终止你打他骂他都没用他还越来越起劲。
这个时候就要用到老师对男孩子用的那种方法温和地聊天,然后诱导患者不可能知道的话题,从而让他扮演不下去。
开始说到自己不知道的他会回避说着说着他说不下去了就自然从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