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
当枪手后防线的位置压得比较靠上时,他们的身后就出现了大片的开阔地,正好便于全场之内仅有贝莱林能够跟得住的拉什福德以及在他那个身高体重级别中加速能力位于最顶尖位置的卢卡库两个人冲刺,而跟在他们身后的博格巴就能起到接应和形成第二点包抄的重要作用。
至于传球者,安德烈亚斯·佩雷拉的长传能力自是不用多说,就连刚刚出场的杜库雷也是有一脚远射和长距离输送炮弹的能力,正好与前场的球友组成完美的反击搭档,只要获得机会,就极有可能制造出一个杀招,一旦比分来到了3比1,比赛结果基本就没有什么太大的悬念了。
不过这个计划是好的,但是放到比赛中却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因为李慕迪通过FM系统提供的球员信息,早就将曼联的这些球员研究得不能在透彻了,一看到对手改变了阵型,他也紧跟着就做出了应对的调整。
杜库雷在强烈地干扰下传球精度会急剧下降,安德烈亚斯·佩雷拉的争抢头球能力很弱、而且一对一防守能力很差,32岁的马蒂奇则是此前受过一次大伤、速度能力和此前敢于每球必争的意识都有所下降,这些弱点都是阿森纳球员可以加以利用的地方。
而在枪手们高强度的冲击和前场逼抢的策略下,主队后场的传球质量就很难得到保障了,让卢卡库等人很难获得舒服的拿球机会,穆帅计划中完美反击自然也就无从谈起了。
他换下林加德就是为了加快由守转攻的速度,但是现在球队的后场根本就送不出能够完成这项任务的高质量传球,甚至在阿森纳人的疯狂逼抢下都很难拿得住球,又何谈什么速度的快慢呢,因为反击根本就打不出来啊!
不得已之下,博格巴还是得退回来帮助队友在获得球权之后应付对手的施压,导致曼联的中场和前锋线之间出现了巨大的空间,已经算是彻底的脱节。于是小魔兽和拉师傅也得跟着回撤,令穆里尼奥刚刚制定下的快速反击策略直接就宣告失败了。
在解除了后防线上的压力后,阿森纳反过来又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进攻端,继而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循环,将场上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这个时候,即便是刚刚接触这项运动的观众都能看的明白,主队在接下来的时间内恐怕日子会很难过了。
第六十四分钟,贝莱林、姆希塔良、托雷拉和科拉希纳茨四人之间连续完成一脚传递,并由后者送出直塞,可惜拉卡泽特前插后的倒三角回传被菲尔·琼斯抢先一步破坏,否则已经加速充到禁区中路的乌拉圭国脚绝不会错过大力施射的机会。
两分钟后,亚美尼亚国脚在左侧开始战术角球,科拉希纳茨在主队大禁区犄角处十足力气踢出一记紧贴草皮的远射,只是由于没能掌握好脚法导致角度偏离了预订的方向,却意外地形成了一次精妙的传球。
可惜球速过快,中间又有众多球员妨碍到了观察视线,等到埋伏在后点的霍尔丁反应过来做出铲射动作的时候,恰好错过半拍,皮球几乎是擦着他的脚尖滑过,最终飞出了底线,让现场所有曼联人的心脏都险些停止了跳动。
此时感受到了一丝死亡气息的穆里尼奥立即就做出了本场比赛的第二个换人调整,刚刚从左大腿肌肉拉伤中康复不久的西班牙老将赫雷拉临危受命,替下了几乎可以说是碌碌无为的拉什福德。曼联的阵型也随之改变为了4-3-2-1,赫雷拉的掌控大局能力是毋庸置疑的,而且他在防守端的贡献也很大,算是阿森纳中场卢卡斯·托雷拉之前的模版,非常的全能。
而在撤下全队速度最快的球员之后,穆帅的战术意图也是暴露得比较明显了,他直接摒弃了上次换人之后制定下的快速反击策略,转而寻求将控球权重新拿回来。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减少对方发动攻击的次数、降低本方后防线的压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借此消耗对手的士气,然后再伺机找到阿森纳防线的漏洞加以打击,最终彻底将客队压回半场。
只是还没等他的计划开始实施,场上形势就发生了变化,他们的领先优势也被抹平了。
第六十九分钟,阿森纳在阵地战中打出了一次主教练重点部署的配合,托雷拉在与队友完成了一个撞墙配合后,就像过木桩子般就穿过了安德烈亚斯·佩雷拉的防区。居中马蒂奇因为姆希塔良的前插不敢前去补防,只好由右边后卫里卡多·佩雷拉来为自己的同姓队友擦屁股,而他身后的空当正好被后排助攻上来的科拉希纳茨抓住。
波黑国脚在接到分球后立即加速内切,当冲到主队大禁区边线距离底线七八米处的时候,迎来了菲尔·琼斯的阻挡。不过阿森纳左翼卫根本就没有选择降速,而是用左脚外脚背将球一波、闪开了一个空间之后,直接就是一脚似传似射的大力抽球,皮球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响叮当之势直奔门前的小禁区而去。在那里,奥巴梅杨和拉卡泽特已经形成了两点包抄到位的局面,曼联队的球门瞬间就陷入了极度的危险当中。
见此情况,德赫亚立即做出提前拦截的决定,只是由于球速太快很难直接抓住,为了避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