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泉生出变乱,幕府一时拿不出镇压办法,堂堂大将军足利义昭茫然失措,政所执事伊势贞兴心怀叵测地主动请缨……在这乱局当中,一向被认为“腐朽无用”的老派幕臣一色藤长却突然站了出来,不令伊势贞兴专美于前。
其中缘由,究竟是真心实意想要挽救室町幕府,还是眼看大船将沉,欲另寻退路呢?恐怕连当事人自己都难以说清。
一色藤长本人已经渐渐明白了,这两者在当前的环境下,其实不矛盾。幕府本身已然外强中干了,现在想要干点实事——无论是为主家尽忠,还是为自己前途谋划,都是需要先积攒实力的。
伊势贞兴虽然是个令人不快的“投降派”,但也确实能干实事——比如结交织田氏重臣平手汎秀,比如纠集联军攻打不听话的小豪族,比如整肃幕府直属领地的赋税账目等等。这些事情证明了他的才能,也让他有了一定程度的政绩和威望,所以这家伙现在进退自如了——幕府尚在,政事离不了他;今后幕府万一倒了,他也能很轻易地得到织田家,抑或其他势力的青睐。
也就是说,先不管将来的立场,目前要紧的,是利用幕府这块金字招牌的残存影响力,把自己的小摊子经营起来。
主意算是打定了,但具体方案却完全想不到。
一色藤长手里的资源实在太少,以至于连查清事件具体细节都做不到。只知道是幕府代官们先出兵清剿不法寺社,接着不法寺社请了纪伊国的杂贺党做外援,展开反攻。至于期间有没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反常讯息,那是一概不知的。就更别提分析原委了。
先前毛遂自荐之时,他对足利义昭所说的原话是——“伊势大人既然要身先士卒,在下也不甘居后了!请公方大人派我与伊势大人一道前去调查解决事变。届时若是要剿,在下愿为先锋。若是要抚,在下愿为说客。”
但是大家都知道,这两人政见差别甚大,相互并不太对付,就算勉强“一道前去调查”,也是不可能通力合作的。出了二条城,就只能各自拿出各自的手段和人脉了。
现在的情况是,伊势贞兴他在近畿一代有一定的人脉和威望,这几年又攒了一支少而精的私兵,同时又与平手汎秀素来亲善,手上的筹码不少。如果他情愿伏低姿态,出卖一些利益给平手汎秀的话,想必是真能有办法解决和泉动乱的。
倘若问题真被伊势贞兴解决了,他的政绩和威望都会进一步上升,在幕府内部就成了一手遮天的局面。更不用说,还要出卖相当一部分利益给外人了。作为一个老派的幕府家臣,一色藤长自然不乐意见到这种局面。
所以他情不自禁地自荐,希望能分庭抗礼。
但他自己是没信心解决和泉动乱事件的。
论及军政实务的才能,一色藤长自知远不如伊势贞兴。论及家世影响力,一色支流也不如伊势嫡脉。更别提伊势家那少而精锐的私兵了,相比之下幕府其他士卒只能算是仪仗队。
另外还有外援方面的差距,伊势贞兴的“靠山”是平手汎秀,此人乃是织田信长的亲妹夫,得到朝廷正式任命的从五位下中务少丞,又担当着淡路国守护之职,手下有近万雄兵,还在濑户内海的贸易中占了不小份额……总而言之就是“足利——织田”这个二元体系中屈指可数的巨擘。
相比之下一色藤长虽然也有几个交好的朋友,但质量可就差得远啦!
好在他跟伊势贞兴的思路并不一样。
伊势贞兴这等“新潮人士”,目光是集中于发展壮大自身力量,外援只是作为必要时的助力。而一色藤长这种“旧派幕臣”,却更习惯于“利用一派军阀打倒另一派军阀”的传统路线。
(题外话,历史上的室町幕府自始至终就是这么个“利用一派军阀打倒另一派军阀”的状态,离中央集权有很大差距。)
同样要寻求外援,但目的有所区别。
伊势贞兴跟平手汎秀,是有着真金白银的利益关系,双方有长期合作的意愿。
一色藤长擅长的,则是打着幕府旗号,许以虚利,驱虎吞狼,做的是坑一笔算一笔的短线交易。
所以在他眼里,并没有“亲赴前线解决争端”的选项,也不在乎调查详情,整军备战的细节。对他来说,全部问题都可以简化成一句话——寻找一个与平手汎秀不相上下,乃至比平手汎秀更强大的大腿来抱!
首当其冲的人选,是织田信长。如果能说动信长帮幕府解围,那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但这显然是不可能实现的,此人野心昭然若揭,不给幕府添乱就算不错了,怎么可能好心帮忙呢?
最近信长不知为何转了性,将心思都放在与远国大名的交际之上,摆出对近畿事务不甚感兴趣的姿态。足利家对此觉得十分庆幸,万万不希望把这家伙的注意力又勾回来。
至于四岛六十六国之内的其他大名,或许总能找出几个愿意给幕府分忧的(准确说是想把水搅浑趁机渔利的),然则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其余大和松永、河内三好、畠山、丹波波多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