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庄子,对,就是王家庄子,昔日的平安村,已经很少有人叫了,现在基本上都叫王家庄子了。
王家庄子人数并不多,只有区区数十户,不过地方倒是挺大的,是以,王治把活动的地点,就放在了村子外面的那一大片的空地上。
豫章的食邑虽然多,但是最近的也就是现在呆的这个庄子,人数也不多,也就百十户人家,也就比王家庄子大一点而已。
王治打算举办上元节的节目,没多久,就在两个庄子传播开来,这对于没有什么活动的民家来说,的确是个好消息。
况且这里距离长安城不近,不是有点条件的人家,是不会去长安城里看灯会的。
现在王治在庄子里举办一个小小的灯会,就得到了大家伙的一直认可和好评,况且,还传出,侯府会送出大量的美食。
侯爷府上出美食,这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了,每每有嘴馋的孩子,都会在侯府门前徘徊,好心的老赵,总会给几个孩子那几块美味的糕点之类的。
村外的小树林旁边,王治早就吩咐,把灯笼挂了起来,虽然没有长安城里的那样漂亮,但是,远远地望去,也别有一番风味。..
上面的字谜,谚语,可是王治亲自把关的,都是庄子里的农户,你写的太复杂的话,根本就会成为摆设的,没人答得出来,挂着还有什么意义。
豫章也是早早的过来了,不过,这次可是打着公主的仪仗来的,还带了不少的侍卫。
豫章的出行,虽然威严了不少,可是,村民们却很是兴奋,这可是天之骄女,公主呢,等闲时候,谁能见得到?
“都平身吧,今天是上元节,大家不必太过拘礼”。豫章很是平和的说,让侍卫们在最外围警戒,自己带着小桃和几个侍卫,就在里面闲逛起来。
对于村民来说,晚上除了造人,可没有什么别的活动,于是,豫章庄子里的人,也是早早的就来了。
“三横一竖,打一个字”。有一个村子里的小娃娃,对着一个灯笼在思考,这是什么字来着,记不清楚了呢。
“哈哈,我知道,这是个王字,对不对”。另一个小娃娃,兴高采烈的说着,还不忘询问王力说的对不对。
“对,对,这个灯笼是你的了”。王力笑眯眯的把灯笼解下来,递给一脸兴奋的小盆友。
村子里的孩子并不多,当初可是跟着王治学习一段时间的,是以,比较认真的那些,都会识字的,虽然不多。
“这位小哥,这上面写的啥呢”。王老汉瞅着这红彤彤的灯笼,煞是喜欢,只不过,这灯笼上面写的啥,黑漆漆一团,就是不认识字。
“大叔,这上面是一句谚语,你要是说对了,也能吧灯笼送给你”。薛仁贵乐呵呵的说,这样比去长安城去玩还要有意思呢。
“真的假的,小后生你可别骗俺,俺虽然不识字,但是咱农村的谚语也是知道不少的”。王老汉不理会拉扯着自己,有点害怕的儿子,有点紧张的问道。
“呵呵,大叔,这上面写的是:八月十五雨星星,正月十五”.......
后面这,你可知道?薛仁贵解说道。
“八月十五雨星星,正月十五雪打灯,可对不”?王老汉说起谚语来,那一丝一毫的紧张,也没有了,颇为流畅。
“哈哈,大叔果然不愧是老农家,有关农事的都知道,说对了,来,这个灯笼拿着”。薛仁贵喜滋滋的把灯笼解下来,递给王老汉身后的小男孩。
“谢谢,谢谢”。王老汉没想到,自己答对了,还真的有奖励呢,自己一个字不识,竟然也能获得奖励,这可比去长安城还好哩。
王老汉身边可是围了不少人,有看热闹的,也有看笑话的,不过,王老汉最终获得了灯笼,也给了这群人一个鼓舞,那就是,只要是猜对了,那就是有真真正正的奖励的,即使,你不认字。
一时间,薛仁贵也变得忙碌起来。
王治府上,和豫章府上,识字的人,都安排在灯笼的附近,就是为了给大家解说的,一时间,灯笼这边,简直是人满为患,熙熙攘攘的,好不热闹。
“大哥,你看,很多人啊”!小丫最喜欢热闹了,看到这么多人一块嬉闹玩耍,早就兴奋的跑来跑去了,王李氏的话,早就成了耳旁风了。
在打谷场附近,王治可是准备了不少的糕点,因为人多,就注明,一人只能拿一块,不过,就是这样,山一般高的糕点,也快速的消失,大部分都进了村子里那些孩子的肚子里了,还有的就是,一些大人拿的,不舍得吃,准备拿回去,给小小的孩子吃的。
大概过了一个时辰,树梢上面,挂着的灯笼也越来越少了,只有零星的几个,孤零零的矗立在那里。
“师父,开始准备吗”?王治只准备了一个节目,毕竟,没有多少时间练习,况且,这些人还没有底子,能够演出一个,就不错了。
王治选的是本山大叔的《卖拐》,最主要的就是,这个小品的笑料很多,王治准备节目,还不是为了大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