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挽明> 第98章 崇祯的分析主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8章 崇祯的分析主张(2 / 2)

度并不单单只是,将有限的粮食集起来,进行最有效率和兼具公平的再分配。它同时也是为了让我们的工厂,能够获得稳定原物料的手段之一。 因此在某种程度而言,朝廷的利益和第一、二类人的利益是一致的。在这个基础之,我们可以和第一、二类人进行接触,确定粮棉的最高价格和最低价格,从而确保大家在这个共识的范围内行事,而不是互相损害对方的利益。 而对于第三、四类人,朝廷也没有必要直接出手。我们可以允许一部分人成立粮棉收储公司,由朝廷对他们颁发特定范围内征购粮棉的执照,让他们获得配给制度实施后的一部分利益,从而让第三、四类人对朝廷的不满,转移到这些执行者的身去。 当然,对于成立这些收储公司的人员,户部要进行严格的挑选,要尽量挑选在当地有影响力的人员来建立。不要选择,想要通过粮棉征购获得利益,却又要朝廷去给他们站台的那些人…” 如果是两年前听到皇帝的这番言论,郭允厚一定会觉得这是一个少年人的胡思乱想,把国家大事当成了过家家的游戏。因为他自己是这类自给自足的士绅地主的一个,光靠老朱家给的那点俸禄,他早喝西北风去了。 因此这个政策都不用拿出去讨论,他自己便要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崇祯的主张,以保护自己的家业了。算他那时已经任户部尚书,他也不会觉得国家财政出现问题,和户部有多大关系。 若是放在一年以前,对于皇帝的这番言论,他也许会理解,但却不会表态支持。因为和那些自给自足的士绅地主相,前两类人的力量未免太微不足道了。 当然他也不会完全否定皇帝的主张,因为管理国家财政的权力归属于户部,不仅极大的提高了户部在朝廷的地位,也给户部的官员们带来了不小的经济利益。 可以说,在一年前户部官员们已经率先脱离了,要依靠家田宅出息补贴自己的游宦生涯了。光是三大银行、股票、债券的连续出现,已经让户部的官员们从获取了,相当于某些官员家田地十几二十年的产出收益。 在获得过这样的高额灰色收入之后,户部官员对于每年田地里的那点固定产出,便有些看不眼了。他们开始热衷于自己的工作,或者说是积极的拓展着手的权力外延。 皇帝的主张,将会给户部一个拓展权力的机会,作为户部尚书的郭允厚自然不会完全否定,但是他会建议皇帝将目光放在那些小地主和自耕农身,而不是试图挑战人数众多的普通士绅阶层。 但是到了今天么,郭允厚思索了许久,都找不到要反对皇帝主张的理由。今日的户部已经成为了,一个内部凝聚力相当强大的部门。 这不仅仅在于,户部率先建立起了一个更为紧密的组织管理体系,也在于现在户部获得的权力效益,已经通过集后的再分配方式,较为公平的分配到了每个户部官员的手。 原先那种层层进贡式样的封建官僚体系已经差不多瓦解了,部门的利益第一次出现在了官员个人利益之前,即便是户部尚书的郭允厚,现在也很难以损害户部利益的方式去推行某项政策。 出现了这种状况原因便是,当皇帝在户部推行会计准则之后,曾经一个官员或是几个官吏合谋,能处置一项事务的方式被打破了。 没有一整个户部部门的齐心合力,进入户部的事务很难进行违规操作,除非某些主要官员愿意为此承担责任。然而大明的官僚系统发展到现在,绝不承担任何风险,便是这些官员们的行为准则,因此户部整个部门的团结也成了六部难得一见的景象。 推动配给制度,收益最大的便是户部下辖的粮食部门,户部官员们怎么也不会放弃推动这项政策的。而在户部的官员看来,京畿附近的地方,普通士绅的力量其实已经及不那些投资工商业的士绅了。 在这个时代,能够投资工商业的士绅商人,本身都是些身家极为丰厚的大地主。至于京畿以外的地方,某些官员实在是看不到这么远,毕竟那些地方再怎么闹腾,也不会把火烧到京城来。 郭允厚反复思量了之后,终于还是决定支持皇帝的主张,利用第一、二类人去打击第三、四类人,从而为配给制度的实施清除掉阻碍者。丰城侯的心里可没有这么多考虑,在皇帝说完之后便大声赞美了这个主意,再次表现了他对于崇祯的无限忠心。 https:/html/book/46/46070/l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