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挽明> 第73章 殿试的变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3章 殿试的变化(2 / 2)

的治国之道? 说今日的朝堂之,蕺山先生大底可以称得一声君子了。但是,如果让这位君子去执掌朝政,你们觉得朝野下能够忍受几日?” 周延儒和孙元化顿时不出声了,刘宗周的学问和人品都不错,但是奈何此人讲的是慎独,他对于做学问,培养自己的品格,都做的还不错。但是想要让他去做几件实务,恐怕登天还难。 身为朝廷的执政大臣,自身的人品好不好还在其次,重要的是能够处理好实际事务,并约束其他官员的行为不要太低劣。光靠讲慎独的思想,只顾惜自己的羽毛不要被别人玷污,那么不是被下属架在半空当泥塑菩萨;便是出现朝野大乱,人人争权夺利的局面。 看着两人继续保持沉默,朱由检不由继续说道:“朕一直都是这么认为的,想要变革大明的现状,让我国重新回到国初时奋发向的国势去,那么需要获得本国大多数人的支持。也只有依靠大多数国民的力量,我们才能扭转局势,让国家重新回到升的轨道去。 如果我们假设大明是一辆满载重物的货车,想要攀爬向的坡道,在前方拉车的人和在货车后方推车的人,自然是越多越好。但是指挥这辆马车前进的声音,却只能存在一个。声音要是多了,马车不是原地踏步,是向后方退去。 所以,朕以为变革大明需要大多数人民的支持;但是,指挥人民如何去变革这个社会,我们只需要志同道合的少数人可以了。 既然科学进步党和朕都已经达成了共识,不采取改革的措施,大明的社会会出现各种问题,从而让这个国家有面临被毁灭的风险。那么,今日大明的科举考试,自然是为了选拔出支持改革大明社会弊端的人才。 如果他们连看一眼用全新方式演绎的科举试题,都觉的天要塌下来了,那么朕怎么能指望,用这样一群迂腐之辈去治理好这个国家?” 在崇祯的强硬表态之下,本个性不怎么坚强的周延儒、孙元化两人,最终还是向皇帝屈服了。于是在崇祯三年的殿试,200多位新科进士,端坐在*肃穆的建极殿,看着几位伶人在他们面前表演了一出短剧。 不少士人看着伶人出现时,心立刻生起了不满的情绪,但是他们下意识的向坐在皇建有极牌匾下的皇帝望去时,却发觉崇祯临襟正坐,脸并无轻慢殿试的神情,这才让他们忍耐了下来,将目光转回了殿表演的伶人身。 这出短剧表演的时间并不长,只是讲述父子出门进城的一个小故事。父子出门,子骑驴,人诽之;父骑驴,人亦诽之;父子同驴,人人诽之;无奈,只好父子抬驴而归。由于这出短剧是作为殿试的试题,因此短剧去掉了所有诙谐的言语,只是以精简的动作将内容表现了出来。 这些新科进士看了之后,总算是消去了心里不少怨气,勉强承认这是皇帝给他们出的一道试题。但是当他们将短剧接受为考题之后,大多数人顿时有些茫然了起来,因为这个简单的短剧,看起来像是一出寓言,但却不知道它的出处来历。 不知道故事的出处来历,这要如何让他们破题、承题呢?四书五经之,似乎也难以找到与之相似的微言大义啊。 朱由检拿起了手边的小锤,敲了敲身边的小锣,让殿内的进士们将目光转移过来之后,他才开口说道:“这出寓言剧,并非出自我国,乃是出自,全名是,相传为古希腊的一位哲人所编写。 朕之所以要将这出寓言剧作为今日殿试的试题,乃是因为朕知道,各位能够坐在建极殿内,说明你们起码对于圣人的经典,起码已经是滚瓜烂熟了。 但是背熟了圣人的经典,不代表你们真正理解了圣人的思想。国家取才,乃是取了解圣人之思想的人才用以治国;不是取记熟了几本经典的两脚书橱,在朝堂滥竽充数。 所以朕今日出一个经典没有的寓言,请你们阐述一下,你们从看到了什么。今日这场殿试,除了诗歌之外,朕对你们使用的行体裁不做任何约束。 此外,章出现一句圣人之言,便扣一分。总分为100分,今日八位阅卷官每人每张卷子可打0-10分,朕打剩下的20分,分数最高者即为今科状元…” https:/html/book/46/46070/l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