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挽明> 第350章 选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50章 选择(1 / 2)

听着崇祯的讲解,黄立极同郭允厚两人也向着面前展开的地图看去,发觉这张地图有一些地方被朱砂圈了起来。! 北京、唐山、天津、太原、西安、兰州、洛阳、郑州、徐州、济南、海、杭州、宁波、武汉、重庆、长沙、福州、佛山。郭允厚数了数,共计18个地名被划了红圈。 黄立极看着这张地图,不由想要确认似的问道:“这18个地方,便是陛下想要兴建为工业城市的地方?” 朱由检看着地图点了点头说道:“虽然地图圈了18个地方,不过并不是已经全部入选计划,朕只是觉得这些地方都非常适合发展工业城市,所以先圈了起来。 以大明现在的财力,估计第一批先建设10个左右的工业城市较适宜,剩下的地方等第一批城市成型之后再做考虑较为合适。 当然,像北京、唐山、天津、太原、洛阳、郑州、济南、海、武汉这九个城市,肯定是要入选第一批工业城市兴建计划去的,剩下的城市再挑选3、4个差不多了。” 郭允厚看了许久才发觉,崇祯挑选作为工业城市的地方,大多在淮河以北,长江流域也有这么几个。如果按照崇祯的计划去兴办这些工业城市,那么收益的将大多为北方民众。 作为大明的户部尚书,这一年来关于北京工商业的急剧发展速度,和城建的剧烈变化,他还是蛮看在眼里的。 作为一个做过几任亲民官的他,自然知道对偌大的京城进行城市建设,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在短短一年内,京城的面貌有了极大的改观,虽说有很大一部分是宫内拿出的钱粮,但是新建工坊给顺天府带来的收益,也实在是功不可没。 如果再建设几座像现在北京外城一样的工业城市,能不能增加财政收入先两说,但是给城市附近的百姓带去好处,却是显然易见的现实。 毕竟,光这一年,对于顺天府的基建和工坊投资,绝不会少于六百万元,如果加唐山和天津,投资额度大约已经超过了一千万元了。其宫内出资的部分,大约不少于三成。 其他城市即便是照顺天府投资的五分之一投入,地方也至少能获得百万元的资金投入。这显然对兴建工业城市地区的百姓是一件好事。 唯一能让郭允厚担忧的,还是这笔钱要怎么筹备。即便是每个城市投资一百万,最起码也要一两千万的资本额啊。 “陛下,这兴建工业城市固然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有利于国的事。但是现在朝廷手空空如也,那几家银行难道真的愿意承担这笔庞大的资金投入吗?”郭允厚忍不住发问道。 朱由检把视线从地图挪开,看着郭允厚的目光说道:“朝廷将要颁发的黄金法案,马要让他们赚到一大笔收入。于情于理,他们也应该把这笔收益借给朝廷进行周转,否则我们又何必配合三家银行颁发这黄金兑换法案的命令呢? 再说了,他们不仅很快从黄金收兑赚一大笔。还要以增发纸币的形式,在市场赚取纸币流通带来的利息。说起来,是三大银行借钱给朝廷用于建设,但是实际不是把多印刷的纸币借给了朝廷,还有朝廷给他们支付利息么。” 黄立极皱了皱眉毛说道:“既然如此,朝廷为什么不自己加印纸币,也剩下了支付给银行的利息。” 郭允厚赶紧否定道:“那可不行,纸币的信誉完全来源于银行承诺的无限兑换现银。如果我们私下加印纸币,而银行知道后选择拒绝兑换的话,那么纸币会变得同大明宝钞一样,一钱不值了。” 黄立极撇了一眼身边的同僚之后,便说道:“这么说来,默千你已经认可了,增发纸币的主张了?” “如果增发的纸币是用于建设工业城市的话,那么我倒是觉得还是可行的。”郭允厚回了黄立极一句,便转头对着崇祯说道:“不知陛下打算答应他们增发多少数量的纸币呢?” 朱由检摊开双手说道:“如果两位先生认可了增发纸币的要求,那么朕还需要询问下燕京大学和科学院的几位学者。” 黄立极顿时有些不悦的说道:“陛下,增发纸币数目这等国家大事,是不是越少人知道越好?燕京大学和科学院的几位学者,他们难道也懂治国之道?” 朱由检赶紧双手下按,安抚了下黄立极的情绪,然后才解释道:“这些学者懂不懂治国之道,朕不是很清楚,但是关于增发纸币数目的问题,询问他们还是较对口的。” 郭允厚有些不解的问道:“陛下这话是什么意思啊。” 朱由检看着两人说道:“朕以为,增发纸币数目只是一个数学问题,而在数学问题最有发言权的,不正是燕京大学和科学院么?” “数学问题?”黄立极和郭允厚都有些不解的看着崇祯。 朱由检认真的解释道:“朕之前跟三大银行的人说过,货币不过是商品交换过程,用于衡量商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 也是说市场商品价值的总额跟货币的总额应当是相当的,但是货币的总额并不等于纸币的印刷总数。” 郭允厚还有些听的明白,但是黄立极一句有些迷糊了,他小心的打量着身边同僚的脸色,以猜测崇祯说的内容究竟有没有问题。 朱由检并没有在意两人的神情,他继续解释道:“之所以市场流通的货币总额并不等于纸币的印刷总数,这是因为市场商品的交换不止发生一次。 如农民把一石粮食卖给了粮食商人,他拿着从粮食商人那里获得的2元钱去布匹商人那里购买了布匹,然后布匹商人拿着这2元钱又去粮食商人那里买了粮食。 在这个过程,交易发生了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