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王德进听到了某位徽商献出了一套算学书籍,而被燕京大学聘请为教授,而编辑这套书籍的徽商先人也得到了封赏。 这自然让王德进大为心动了起来,他虽然羡慕这位徽商所得到的封赏,但是更让他眼热的,却是皇帝对于这位徽商先人在算学上的认可。 王德进沉浸在曾祖编写的这套书籍中多年,自认为曾祖在算学上的学问并不弱于任何人,但是唯一遗憾的,是曾祖始终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 王德进抚摸着边角已经有些破损的书籍,终于下定了决心,要试着向朝廷再进献一次书籍,让曾祖的毕生心血不会就此埋没。 当日下午,当崇祯再次来到会同馆的时候,正好看见一名商人代表顶着一匣书籍跪在道路边上。 朱由检对着前来迎接的会同馆官员说道:“这人是谁?他想要做什么?” “回陛下,这位是晋商代表王德进,他说有书籍想要献给陛下,所以在此等候。” 听完会同馆官员的解释之后,朱由检看了看跪在边上的王德进后,便无所谓的说道:“那就安排个房间,然后带他来见见朕,把云南、广西商人代表的会面推后吧。” 会同馆的官员赶紧走到了前方,为皇帝引路。在一间光线良好的房间内,王德进被带了进来。 王承恩从王德进手中接过了书籍放在了朱由检面前,然后默默的站到了崇祯的身后。 朱由检看了一眼抽出来的书籍,发觉居然不是印刷本,而是手写本,这让他顿时起了几分轻视之心。 虽然手写的字迹圆润工整,但是崇祯不认为连印刷本都出不了的书籍,会给他带来什么惊喜。 不过看在这本书的内容讲述的是数学,而不是什么神仙志怪的小说,本着塑造推崇数学的社会风气,他还是决定稍稍应付下这位献书的代表。 朱由检一边漫不经心的翻看着书籍,一边同王德进闲聊着,交谈着关于书籍的内容。 王承恩在边上听着皇帝和王德进的谈话,只觉得脑子里一片混沌,完全不明白两人在谈什么。 不过皇帝从刚开始的轻慢态度,慢慢变得严肃认真了起来。交谈了一会之后,皇帝似乎觉得光用嘴无法清楚的表达出来,又命会同馆的属吏拿来了黑板、粉笔。 那位原本远远跪在堂下的商人代表,被皇帝叫到了身边,要求其用黑板表达出书中的一些内容。 看到崇祯对于这位商人代表的态度变化,原本对于这位想用献书博取皇帝好感的商人代表不屑一顾的王承恩,也对着王德进展开了笑颜。 崇祯和王德进的交谈持续到了黄昏,原本今日同两省代表的会面,显然已经被皇帝抛之脑后了。 虽然户部的官员几次想要前来催促崇祯去接见商人代表,但是都被王承恩挡了回去。 登基以来,王承恩还是第一次看到,皇帝如此兴高采烈而投入的同人谈论一件事。 作为和皇帝关系最为亲密的太监,王承恩一直都希望能够帮助皇帝找到一条放松精神的方式。 一个没有什么喜好,一直精神紧绷的皇帝,对于他们这些宫内服侍皇帝的近侍来说,绝不是什么好消息。 这些宫内的大太监们都很清楚,虽然有内阁帮助皇帝处理政务,但是经过内阁筛选后的政务依然还是相当繁重的任务。 历史上能够在这堆公文中游刃有余的皇帝,只有太祖高皇帝一人。但是太祖高皇帝起于草莽,对世情可谓了如指掌,因此对于批阅这些公文不以为劳累。 但是没有什么爱好的太祖,对于身边太监们的管束可不是简单的严厉就能说的清的。 因此每一任皇帝身边的太监们,都希望能找到皇帝的喜好,一来可以松弛皇帝在紧张的国事中的神经,不至于把怒气带回后宫,在他们身上发泄出来。 二来,就算自己犯了错误,也能通过投皇帝所好,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然后崇祯登基之后,看起来对什么都很有兴趣,但是对什么都没有特殊的喜好,这就让这些宫内的太监们有些无所适从了。 今天王承恩既然见到了皇帝显露出来的这种认真,他自然不会放过这个了解皇帝爱好的机会。唯一遗憾的是,虽然在边上听了一个下午,他依然什么都没听明白。 当黑板上的字迹开始模糊不清的时候,朱由检才发觉日头已经西落了,不知不觉之中,他已经同面前的这位商人交谈了一个下午。 中记载的天元术、增乘开方法,比之前代数学家杨辉更前进了一步,且书中初步推导出了导数的概念。 这让一度以为想要推动微积分研究,必须依靠西方数学为基础的崇祯大开眼界。 不管是计算炮弹轨迹的二次抛物线,还是磨制透镜研究光学原理的曲线相切,都需要微积分的计算。 微积分的出现,将会把天文学、力学、光学、热学等学科变换成一个个数学问题,然后通过解决这些数学问题来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 简单的来说,微积分的出现,就是让人用数学去分析整个世界,而不再是仅仅用眼睛来认识这个世界。 然而遗憾的是,虽然在大学中学过微积分,但是苏长青早就把它交还给了老师。他唯一能记得的,不过是几个符号和最简单的微积分计算方式。 在这个下午的探讨中,朱由检恢复了一些对于微积分的记忆。而对于王德进来说,则是开启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但是他想要正式踏入这个新世界,开创微积分的理论,显然还欠缺了一些东西。 朱由检放下了手中的粉笔,转身对着王德进热情的说道:“这本将会由朕出资进行刊印,也将会成为各所学校的教材。 对于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