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挽明> 第68章 四海商行的股东们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8章 四海商行的股东们(2 / 2)

。虽然京城各个坊区都设置了货币兑换点,但是人们还是迫不及待的拿到纸币换回成色十足的白银,唯恐落后了会兑换到成色不足的白银。 但是一个多月之后,四海商行的各个货币兑换点前,换纸币的人多过了换银两的人。 出现了这种状况的原因是,朝廷下诏,南京和北京的太仓银实施了统一管理,两地都能拿纸币兑换到足额的白银。 京城的商人们,大多是从南方贩运货物到北方发卖,然后从北方带着银两返回南方去。 这种远距离的银两运输,始终存在着极大的风险。毕竟现在的大明,可不是什么承平之治的年代。 但是如果拿着纸币带回南京兑换成白银,虽然损失了一些损失费用,但是相起长途运输银两的费用,简直是微不足道。而纸币的容易携带,对于商人们来说更是一个出色的优点。 除了这些商人之外,京城的百姓们开始接受纸币是另一个原因。京城钱法,每六百金背钱兑换一两白银,但是市面更多的是品相不好的铜钱或是分量不足的私铸钱。 以往京城百姓收到了劣钱,自然会藏起好钱,先把劣钱花出去。而纸币出现之后,京城百姓自然是先把纸币花出去,把铜钱留着。 单是当京城百姓们发现,纸币并没有如同他们想象的一样,变成不值钱的宝钞,反而能够在四海商行随时花出去,且币值一直很稳定后。 京城百姓们自然转变了思路,留下纸币,抛出和白银例不断变化的铜钱。事实,在京城之商铺的商人们,开始欢迎用纸币付账,而排斥铜钱。 京城之,从原来的白银-铜钱货币体系,开始慢慢转变成白银-纸币体系,铜钱的使用量开始慢慢下滑。 而不管是从商人手兑换银两的手续费用,还是这些京城百姓因为保有纸币,成为了四海商行的忠实顾客。都带给了四海商行意想不到的额外收益。 四海商行的某些股东们,甚至已经开始互相串联起来,希望在下次董事会向皇帝提出,把发行纸币的权力交付给四海商行,以让四海商行获得更为快速的发展。 朱由检收到了这些情报之后,并没有轻视,而主动召集了四海商行的股东们,向他们解释自己为何要把货币兑换的业务剥离出来,交给徽商们经营的原因。 “…诸位应当知道,货币兑换业务的重点,不在于印制难以作假的纸币。而在于足够的资本,和能够负责货币兑换业务的人手。 而想要让货币兑换业务获得较高的收益,那么需要在大明各地建立足够多的兑换点,甚至于在大明之外设立兑换业务,这显然是一个前期投入非常大的工程。 此外光光是培训合格的货币兑换从业人员,具备基本的读、写、算能力的人员,我们现在也只能满足京畿地区开设的货币兑换点而已。 再说了,虽然朕和各位出资建立了四海商行,但是货币兑换业务的资本,可是朕动用了内库的存银作为发行纸币的本钱,各位可没有出过钱。” 为三大殿提供木材,从而意外的成为四海商行股东的徽州木商王本仁下意识的说道:“陛下,我们也愿意为货币兑换业务出资啊。这从业人员只要培训几年也有了,这么大一盘生意,何必让给那些徽州朝奉。” https:/html/book/46/46070/l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