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自己的作品上传之后,几位历史学家们全都在第一时间,在网站首页上找到了自己的作品,然后点开。
他们的作品并不需要审核,上传之后直接就在网站的相关页面上显示了出来。
几位历史学家看着自己的作品,他们都是大佬级别的人物,但不知为何,这个的他们心情颇有些激荡,很不平静,甚至还有一点紧张,就像是一名真正的网络小说作家,刚刚上传了自己的最新作品一样。
他们不知道读者们会如何评价他们的作品?不知道自己的作品读者们会不会喜欢?也不知道会有多少读者为他们投上推荐票?
所以,他们的心情不平静,甚至还有点紧张,没过多久,便会去刷新一下页面,看看自己作品的数据有没有什么变化。
这个时候,他们完全体会到了网络小说作家们,上传了自己的新作品之后的各种心情。
总的来说,这种感觉很好,能够给人激情。
自上传了作品的那一刻起,他们之间也一直都在交流,有学术上的交流,也有数据领先时的洋洋自得。
沈从十分欣喜的说道:“我说各位,各位,你们的推荐票都有多少了?我这都已经突破5万张了。”
沈从颇有些得意,他刚刚看了一下其它几本作品的推荐票数据,他是最高的,其次是岑庚,也接近5票了。
其它几部,则都是3万多票,4万票左右。
当然,沈从明白,这不代表他和岑庚比其他几位历史学家写得更好,而是他们所写的朝代占有一定的优势。
唐朝和宋朝。
如果要问一个人,他最喜欢历史上的哪个朝代?
那么,唐朝和宋朝被回答的概率,相对于其它朝代而言,肯定要高一些。
而读者们在选择的时候,一般都会从自己最喜欢的朝代开始。
所以,他们在开始阶段有这么一个优势,得到的推荐票数更多,那就十分正常了。
不过,虽然是因为有优势,但推荐票数多的感觉却是不错的。
所以,沈从有些“嘚瑟”。
其余几位历史学家们,自然不会让沈从这么嘚瑟,纷纷回应道:
“老沈,你可别得意,我的推荐票数也就比你少两千来张,随时都能够将你反超了。”
“老沈,你写的是唐朝,在开始阶段的确有一些优势,但后劲不足,被我们反超那是迟早的事情。”
“就是,老沈,你就等着被我们反超吧。”
“你们都看了自己的书评吧?读者们还真是可爱啊,我都忍不住要和他们交流互动一番了。”
“你们还别说,这种在网络上连载作品的感觉还真是不错,比传统的纸质载体感觉要好多了。古庸推出这么一个平台,让人不得不佩服。”
“的确,以前没有亲身感受到,还不觉得他推出的这个平台怎么样。现在亲身感受到了,才感觉这真的是一次伟大的创举,不得不说,网络小说真的是时代的趋势。古庸真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
“我对古庸真的是越来越好奇了,有机会的话,真的希望能够见见他。”
“……”
……
几位历史学家们心情激荡,无数的网络小说作者和普通书迷们,心情更是激荡。
起点华文网首页出现了清一色的作品,《唐朝那些事儿》、《宋朝那些事儿》、《三国那些事儿》等等,颇有一种让人眼花缭乱的感觉。
他们终于等到了,关于各个朝代的历史作品。
在心里犹豫了一番应该先看哪个朝代之后,书迷们纷纷点开了,自己最开始所选择的朝代。
其中,点开《唐朝那些事儿》和《宋朝那些事儿》的人数,的确要更多一些。
点开之后,果然都是《明朝那些事儿》的写作风格,虽然在感觉上与《明朝那些事儿》并不完全一样,但书迷们依然十分欣喜。
手里的推荐票不断投出,数部作品的数据也不断在变化。
……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历史学家们每天都会更新自己作品,更新的字数或多或少。
即便是更新的字数再少,也没有人出现过断更的情况。
看样子,几位历史学家们都已经知道,网络小说在连载期间,最好是不要出现断更的情况。
虽然他们完全可以断更,书迷们都能够理解,但他们相互之间每天都在比较所得推荐票数的多少,自然没有人愿意断更掉人气。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几位历史学家越是在网络上连载,越是感觉有激情,创作起来更加得心应手,每天创作出的文字足够连载了,完全不需要断更。
几位历史学家的作品每天都在连载,古庸的《回到明朝当王爷》也同样每天都在连载。
杨凌已经混的风生水起,经常利用现代的人优势,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难题,让所有的书迷们全都看得十分爽,又十分兴奋。
他们对于这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