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第九百三十五章 前世的母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百三十五章 前世的母校(1 / 2)

主席台坐着的是市教委的领导,主持人拿着麦克风大叫一声“大家肃静!”。

现场立刻安静下来。

“下面请市教委马光明主任发表讲话!”

一位五十多岁的男子开始巴拉巴拉的说了起来。

“我们阜城现在是国家的特区,我们年轻人是阜城的未来,担负着建设阜城的重任,所以这次运动会要显现出我们特区青少年的风貌!”

这位马主任士气高昂,现场立刻响起了震天的掌声。

“好,那么我宣布,一九**年阜城特区中小学生春季运动会正式开始!”

现场再次响起了掌声,主持人接过话筒。

“下面进行运动员入场仪式!”

运动员进行曲随即响起,开始了入场仪式。

“第一个入场的是阜新市实验中学,这所学校是我市最著名的高校,为国家培养出大批人才,他们英姿飒爽意气风发,展现出了自己的风貌!”

“紧随其后的是矿务局实验中学,这所学校拥有强大的师资力量,秉承了矿山工人不屈不挠的精神,他们将会在以后的岁月里创建更加辉煌的生涯!”

听到矿务局实验中学这几个字,刘琅马上站了起来看了过去,这是他前世的母校,虽然这一世他从没有上过小学和中学,可还是对自己曾经的母校有着感情。

走在矿务局实验中学方队最前面的那位老师刘琅都认识,前世教过他,后面跟着的几名教师中其中一位还是刘琅前世的初中班主任,前一世的老师这一世却再无交集,想想还真是奇妙。

初中队伍入场之后又是小学队伍,同样,那所矿务局实验小学也是刘琅的母校,里面的老师也认识好几个。

在这个时代,阜城最好的小学和初中学校就是前面带着“实验”二字,阜城市实验和矿务局实验这两所学校,前者是市重点学校,尤其是阜城市实验高中更加的有名,历年考入华夏和首都大学的学生八成来自这所高中,剩下的两成来阜城市高级中学,当年刘琅就是实验高中毕业的学生。

至于说矿务局实验则隶属于矿务局,只有小学和初中两部分,高中还在组建中,前世刘琅听说高中部要在一九九九年才能成立,矿务局的优势是有钱,工资待遇比市实验中学好不少,起码每年冬天烧煤不用花钱,师资力量的确比其他的学校强很多。

不过到了一九九六年,也就是七年后,刘琅当时是初三,正面临中考的时候所有的初中老师在某一天突然罢课了,这件事让刘琅记忆深刻,因为在接下来的两天里整个学校除了学生外没有一个老师,简直比过年还高兴。

当然,不是因为这些老师搞外国的那一套,而是他们不得已而为之,因为那一年矿务局的煤炭销量大幅度降低,收入已经无法给数万职工开工资了,老师们先倒霉,他们几个月都没有得到工资,说实话,在在没钱生活,家里都快揭不开锅的情况下还能坚持几个月的时间给学生上课,这就是师德,换成旁人谁能做到?

矿务局体系内的学校老师一起罢课,数千学生无人去管,这件事的确很大,都惊动了省里,后来在市里的协调下给这些老师补发了工资,持续两天多的罢课这才结束。

从这件事就能看出来,阜城的煤矿在那时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之后更是一年不如一年,到刚进入二十一世纪,矿务局就轰然倒塌,除了几座产能很大的矿井外其他小矿全部私有化,数万矿工就此失去工作,阜城的经济也瞬间完蛋。

数万家庭的生活随之困顿起来,但也有一小部分人由此暴富,他们花了很少的钱买下了所谓的小矿,然后雇佣不多的矿工开始挖掘煤炭,可能他们每年的出煤量只有万吨,但是因为成本很低,每吨煤就算是一百块钱,年收入也会超过百万,抛去成本还能净剩几十万,而且那时煤炭价格逐年提高,这些矿主的收入也是蹭蹭地猛涨,一时间阜城路上的豪车都多了起来。

那是阜城的一段心酸往事,也是一道无法恢复的伤口,老矿区的沉陷和枯竭城市转型的问题始终困扰着这座城市,起码在刘琅重生之前没有任何的办法。

现在把时间往前推移十年,矿务局的效益还很不错,起码他们自以为是这样,其实在国家那里已经有些挠头了,那些国家大型煤矿的煤炭价格太高,远高于国外进口的煤炭,人家的煤挖出来远涉重洋来到国内后的价格都比你低得多,国家为了保护国有煤矿只能当冤大头,可是时间长了国家也扛不住,唯一的办法只有改革,只是现在国家高层还顾虑重重,牵扯到全国数百万职工的生计问题,高层们也不敢轻举妄动,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其结果就是最后病入膏肓了。

刘琅在阜城成立北方工业集团其实就是想改变这件事,通过机械加工替换煤炭能源,只要机械加工能够真正做起来,那么未来即便煤矿破产了也有了另外一条发展道路。

当然,煤矿自身的问题还要通过自身的改革来解决,既然是改革,必然就面临着风险,关键是如何降低风险这个问题,这需要那些领导者们的智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