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山,因山高地形独特而得名。
朝天山地处偏僻的北方,矗立在人迹稀落的山丘和大漠之间,因为山高,颇有鹤立鸡群的气势,又因为远观朝天山仿佛就是一只巨大眼睛,正在凝望天穹,便因此而取了这么一个很有气势的名字。
据传闻,当年修建朝天山诸座大殿,足足动用了二十万人,历时六年之久,当然,这么多人并非是朝廷勒令征调,全部是自发奔走相告的结果,可想而知,道教圣地早在无数年前便已经深入了人心。
二十万人六年时间,将一座山头中间部分挖成盆地状,在盆地之内才开始建造的诸座辉煌大殿,想要入殿,自然要先登山,历经九千个台阶,每一千台阶设置一处接应大殿,供登山之人暂歇,至于是不是所有人都能登上最高处,进入天阙楼一睹玄武雕像,恐怕除了体力,还的看缘分。
朝天山作为除了武当山和重阳殿之外的又一道教圣地,矗立在遥远的北方已经数千年,这几年中为传道弘法做了不少实事,尤其是在墨山以北的地方,朝天山因为其宣扬的道法和道教文化通俗易懂,渐渐的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所以说,今日的朝天山拥有着无数的信仰者和追求者,如此圣会,自然是人人奔走相告,更有甚者,在得到确切消息的第一时间便启程了,不为别的,就为了看一眼那八大山人是不是真的三头六臂,那玄武神像是不是真的有求必应,再不济进不来山门,远远的闻闻香火,洗涤一下身心,也不枉白跑一趟。
大朝圣每三年一举行次,今年正好第三年,如期而至,只不过时间上比之前推后了一些日子,以往朝圣会都是在秋分前后,今年早已过了这个节令,至于原因,恐怕知者甚少。
书生一路低头而行,将斗笠压的很低,走的也是极其小心,生怕被人识破身份,好在这条道上人山人海,几乎没有人会注意到他身上。
而且,这一路走下来,尽管书生不闻不问,光是四周的议论声,也让他收获颇多,基本对朝天山这次的大朝会有了个大概的了解。
诸如每次大朝会,出了几大道教名山的主持和观主之外,还要宴请一批宾客,当然,这些宾客俱是响当当的人物,不然也不会冠以八大山人的称号。
为何要称之为八大山人,书生一直在暗中猜测,是和道教五术山、医、命、相、卜中的山有关,还是和这朝天山的山有关,没有专人解惑,书生自然不敢肯定自己的猜测。
不知走了多久,周围的议论声渐渐激烈了起来。
被各种声音跳入耳中的书生,心情异常憋闷。
他刚才本来在边走边消化第三路枪法“天河变”,经此一吵闹,心再难安静下来,若不是听到柳慕白的名字,八头牛都不可能把他拽到这里。
书生有些后悔了,走的越来越慢,隐隐有了绕道的打算。
因为他不相信道教的盛会谁敢将道教真人柳慕白如何了,即便真的如何,恐怕在这种地方,他也帮不上什么忙,反而暴露的身份,恐怕这才是柳慕白真正的一劫。
书生又走了几步,干脆在路畔停了下来。
原来在连绵起伏的山地之间,隐隐出现了一座云雾山,山高入云,难辨真容,不用猜也知道是朝天山了。
真的很朝天,万仞山峰穿过云雾笔直指向天穹。
书生只是面无表情的看了一眼,马上又低下了头。
在上山之前,他已经换了一身行头,一件黑色崭新的长袍,毕竟这里不是三不管的秦荒古镇,更不是人迹罕见的金国不毛之地,这里到处都是人,如果再假扮书生,他身后那支长枪虽然经过了巧妙的包装,但明眼人一眼便能猜个七七八八,那真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了。
好在大部分人都是成群结伴而行,很少有人会注意到路畔有个人正在给自己找理由打退堂鼓。
书生解下腰间的水葫芦,背转身刚把葫芦口对准嘴巴,水也是刚流出到嘴里,忽然有人拍了拍他的肩头,书生一惊,大大的呛了一口水,登时间鼻子里和嘴里同时往外喷水,眼睛通红。
“公子,要不要抽支签开开运,贫道乃朝天山监院主持方静平,特此下山为迷途中的世人解惑,贫道观你一路步伐犹豫不定,印堂之间煞气浓郁,定然是沿途之上被那白狐精迷惑了魂魄,如若不及时请走,势必大祸加身。”
书生回头往下瞅,果然一个干巴老头手捧着一个签筒,正笑眯眯的望着自己,略显的宽松的道袍,古铜色的肌肤上溅满了泥点,咋看咋不像个道人,倒是像个要饭的乞丐,尤其是那眼神,恨不得笑出花来。
书生瞥了眼道人,在瞅了眼道人快送到他怀里的签筒,几支带着油光的竹签都要戳到他的下巴了,筒肚子上一个大大的“缘”,下面还刻着几行小字:吕祖在世,有求必应,送子观音,大显神通。
书生知道今天算是假书生碰上了假道士,假的不能再假了。
不过,书生看在假道人一大把年纪的份上,也就没有当众戳穿,而是笑呵呵的问道:“方真人,敢问这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