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页)
张炜所率教导大队步兵第三中队,附重火力中队重机枪连一个排,隐蔽在阵地左侧的野地中,在大部队的前面,郑轶群派遣了第三中队的一个步兵班,前出,试探着向前开进。
一个步兵班十二个人没有全部出动,上去的都是步枪手,分的极散,身上挂着植被制作的隐蔽物,匍匐着,谨慎的前进。
张炜在后方的野地里,有些紧张的看这些士兵向前爬,让他们往前开,既是为了缩短和日军之间的距离,也是为了及时的侦察到对面的动向。
派完人上前的郑轶群重新爬到了张炜身边。
“大队长,人上去了,重机枪排那边也弄好了。”郑轶群小心翼翼的向后指了指两人身后的重机枪。
重火力中队重机枪排的官兵们带着机枪前移了一段距离,原本是在三中队步兵队伍的后部,现在前进到了距离一线三十米的地方。
张炜对郑轶群说道:“让机枪排的两挺枪继续前移,到咱们俩这个位置左右!”
张炜回过头去,一个排的重机枪兵正在操枪,两挺zb37重机枪都已经整备完毕,枪身上也搭上了隐蔽物,机枪射手和枪兵们在重机枪附近待命。
日军警戒程度大大增加,张炜不可能把三中队和重机枪排往前推,主力部队只能呆在现在的位置,和日军距离较远,三中队装备的支援火器里,二七式掷弹筒和二八式枪榴弹最大射程只有二百多米,警戒日军和三中队的距离要大于这个距离。
开火了够不到警戒的日军,而且武器是由人操作的,距离过远,打出去也没准头,因此唯一有效的火器就是机枪排的两挺重机枪了。
“是!”重机枪排继续前移,机枪手们半蹲在地,扛着机枪的脚架,以尽可能隐蔽的蹲姿前进,一大批机枪手和弹药兵拎着工具和备用弹跟进,机枪阵地又改到了张炜和郑轶群所在的位置,若有突发情况,这两挺机枪将会是反应速度最快的支援火力。
前面派了人,周围的重机枪也拉了上来,潜伏起来的三中队,已经做到了能做的,在张炜不能提前开火的前提下,三中队注定不能有什么大动作,现在就是一个字—等,等到对面的工兵排开打。
……
三中队的目标,日军的警戒部队,在武田大队右侧阵地末尾边缘处的警戒兵力已经从一个分队增加到了一个小队的兵力,还加强了两挺重机枪,张炜所看到的疑似机枪阵地,里面确实有两挺九二式重机枪。
一个小队的步兵,分工明确吗,一部分在就地警戒,还有的在四散巡逻,探查可能存在的中国军队“小股散兵。”
“提高警惕!”
日军小队长在重机枪阵地旁用难听的声音喊道,督促所属的部队加大警备力度,小队长身旁的两挺九二式重机枪推上了保弹板,一前一后的分别警戒,偶尔有小队长附属的通信兵会过来,在小队长和正对教导大队的阵地中互相传递消息,警戒程度之严密,远超之前那只有一个步兵分队的阵势。
就地警戒的日军步兵瞪大了眼睛,看着教导大队阵的方向,还有的在向后看,配属分队的十一年式轻机枪也构筑了简易的机枪阵地,和重机枪互为火力补充,机动搜索,四散巡逻的日军步兵,正在执行的是对中国军队散兵的搜索侦察任务。
武田昌行通过警戒步兵分队被歼灭的过程,认为正面的教导大队部队派遣了小股散兵潜伏至武田大队右侧阵地后方,所以才有现在这些两个方向警戒的日军和在野地中四散搜索的日军。
四巡逻搜索的日军,拿着上了刺刀的三八步枪,单兵间隔很远,在野地中前进的同时四处观望,遇到植被和野地坑坑洼洼的地带,还要用三八枪的刺刀捅上一捅,看看是否有中国军队的散兵隐蔽。
结果嘛,当然是连个兵的毛都找不到。
一个分队的日军,在后方划定的警戒范围内,一遍一遍的翻找中国军队的散兵,那些就地警戒的兵,和他们比起来是舒服多了,巡逻搜索的日军步兵分队,好像是犁地一样,对警戒范围内一遍又一遍的搜索,却一无所获。
“分队长,还是没有发现。”
一名日军对负责巡逻搜索的分队长报告道,搜索了数次,仍旧是什么也没找到,这种结果,要么是中国军队隐蔽的太好,要么是附近根本没有散兵,显然,后一种可能性更大。
警戒范围内已经是犁地式的搜索,如果真有人,怎么可能找不到?分队长见搜索无果,便下令收队,打算回去复命。
“每一处都仔细查过了?”
“是!所有的坑洼处和有可能隐蔽的地方,都仔细的清查了一遍,没有任何可疑的现象。”
分队长叹了口气,多次搜索无果,只能先回去报告了。“全分队集合,回去向小队长报告吧。”
……
“排长,查过了,鬼子有一个小队,还有重机枪,火力齐全,正好堵住了咱们回去的路,不好过啊。”
工兵排的排附对身边的排长何金海说道,何金海的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