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咏在前去寻哲彦的时候就大致想明白了这事儿的前因后果:九阿哥生怕遭到清算, 就与史家当初一样, 四处寻人托付产业。那匣子里, 一半是各种房产田地的契纸,另一半则是各种产业的所有权属凭证——九阿哥是希望,石咏能看在财帛的面儿上,将这些产业都接下来。
如英的舅舅舅母则是看在那白花花的银子份儿上, 应下了算计如英, 将这东西辗转交到石咏手里。
石咏心里清楚, 安佳氏一族与九阿哥勾连,产业转移腾挪, 这些上头一定都看在眼里。所以即便这产业交到了他的手里,石咏也是绝不能收的。但是安佳氏办不成这桩差事,在八阿哥九阿哥那里交代不过去, 十九要倒霉。所以他当街将哲彦痛打一顿,安佳氏若是放聪明点,回头去八阿哥九阿哥那里卖卖惨,再将银子退了,或者可保全身而退。若是安佳氏一族连这点眼力劲儿都没有,那就干脆别在这京里混了, 从哪儿来回哪儿去, 还是回盛京老家务农去吧。
只不过这些话他不方便直接对安佳氏的族人直接喊,毕竟是妻子的母族, 要留点面子。但看刚才哲彦的表现, 应该是明白了。
石咏处理完这头的事, 心头有些郁郁——为什么是他?
九阿哥为啥想要将这些产业都交给他?
石咏今日休沐,还有大把的时间可以用来挥霍,但是他在安佳氏府上走了一趟之后,心里只觉得堵得慌。于是他将石家父子和丁武都遣了回去,只带李寿一个,慢悠悠地出城,辨了辨路径,慢慢往造办处辖下的玻璃厂晃过去,心里想着好些日子没有见过唐英了,许是能与这位老友一起说上两句话。
他信马由缰,也不知道走了多久,李寿在后头提醒他:“大爷,您难道是想来这间玻璃厂?”
石咏闻声一抬头,却发现自己的确是来了一间玻璃厂,但来的却不是他当初一手创办的玻璃“来样加工厂”,这里是九阿哥名下的那间玻璃厂。他曾经在这里试图喝止小工们往玻璃料里加砒、霜,也曾指导过这里的工匠们如何生产出澄清纯净的玻璃料。
玻璃厂的规模显是比以前大了很多,成堆成堆的玻璃料堆放在厂房跟前的空地上,另一头则堆放着已经退了火,统一规格,可以出厂的平板玻璃。
玻璃厂的人来来去去地忙着,石咏与李寿今日都是穿的常服,看上去与寻常商贾无碍,这边厂里的人只当是前来订货的商人,都没把他们当一回事儿。
“今日还有一批货,是山东日照的高老板定下的,六千件,人家跑外海,货要得急,明儿个一早必须送往码头装船。这批货你们什么时候能够赶出来?”
一个管事模样的人问领头的一个工头。
那工头身材健硕,五月里的天气,他已是赤着上半身,汗水沿着古铜色的皮肤滚落,那工头连拿手巾子擦一擦都顾不上。石咏一瞅那工头却很面熟,好似就是当年自己从玻璃料的炼化炉上拉下来的那个小伙计。
“周管事,不瞒你说,咱们前儿个刚刚说好的,端午之前,就是这么多货。这么多伙计,端午时候总要回家里瞅一眼,吃个饭,不能成日价在这儿耗着。怎么今日又加了一批货?”那工头将双臂一抱,嘴里叼着根竹签子,不在乎地与那管事理论。
管事拿眼一瞪,道:“不干?不干就走啊,去账房那里把工钱结了,你以为这十里八乡的,就招不到你这样的工人?”
那工头冷笑着将竹签子一吐,口齿清晰地道:“可以啊,这话是您说的,信不信我们立即就去结了工钱?”
管事:“这……”
工头接着笑:“我们这拨人一走,这玻璃料冷在炉子里,就烦劳您自己去拌吧!”
管事听见了怒极反笑,道:“你以为我们就招不到人,或是从别的厂子里没法儿调来人?又或是这厂子里的工匠个个都跟你一样的硬气,个个都舍得下这份十里八乡最高的工钱?”
那工头脸色就变了变,管事则嘿嘿冷笑几声。
最后那工头去问了一圈,转回来道:“去问过了,有一半人愿意连夜赶工,另外一半人要回家休息。这批货,最快只能后儿个早上赶出来?”他拿眼一瞪,高声道:“愿意赶工的人加五成工钱,干不干,不干就熄炉子,所有人结工钱走人?”
管事也无法,细想了想这是两边各退了一步,似乎也没有比这更好的解决方式了,于是点点头,道:“成交,一会儿赶工的人到账房那里去报名字。”
石咏在一旁冷眼默默旁观,倒是没想到当年哭哭啼啼地喊着“烧不出玻璃就要死”的小工,如今已经成长成为一个工头,懂得维护身边工人的利益,也懂得与管事协商谈判,有进有退的这样一个人。
看起来,九阿哥的玻璃厂真有点儿像后世成熟的工业企业的样子,而厂子里的工人,似乎也正在成长为成熟的产业工人。
石咏以前听过不少九阿哥辖下产业的传闻,知道九阿哥曾经将这些工人逼迫过无数次,工人们实在忍不住了便联合起来反抗,这样你来我往,才渐渐获得了眼下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