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世界呻吟着挣扎着,从自己卧室的桌子上爬了起来。随后,她迷迷糊糊的看着眼前的经书。
“我这是??????睡着了吗?”世界她一边迷糊的想着,一边将自己桌子上的经书合了起来。因为昨天晚上对族里发动战斗的决定非常的不满意,所以世界心中思考着一直没有睡去。然后,在经过一番翻来覆去之后,她不耐烦的从被子中爬了出来。
“不睡了!”世界心中的小脾气突然发作。之后,她掏出了通心和尚送给她的经书。当然,世界看得只是其中的一本。并且,对于世界来说,她看书的目的,只是为了打发夜晚漫长的时间和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而已。
开始看的时候,她因为心事有些重,所以眼前的这本经书没有看进去多少。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眼前这本经书中的内容开始慢慢的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佛家真言,句句珠玑。对于佛教的书籍,世界一向没有多大的兴趣。因为对于她来说,忍术的魅力要比经书中的内容要精彩的多。所以,她开始看的时候也没有投入多大的注意力。但是,随着书中的理论开始明了,世界却开始对这本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沙漠世界的五篇阴阳遁之言,世界只可以看懂开头的两篇,至于之后的内容,也就第三篇世界马马虎虎可以看懂一些。但是,世界只看懂了前两篇,并不意味着她对阴阳遁的了解不够全面。相反,五篇阴阳遁之言对应了每一个境界的阴阳遁之道。这份所谓的“道”,即全面又细微。可以说,在得到这份资料之后,世界对于阴阳遁的理解直接飙升了好几个档次。
阴阳遁,也就是阴遁和阳遁的相互结合。其中,世界加入了自己的理解。阴遁,她将其看做是主观意识对世界的干扰。而阳遁,则是客观世界的固有规律。不得不说,如果没有全篇内容的见识,世界也无法这么快的总结出阴阳遁的规律。当然,这只是世界对阴阳遁的一种理解而已。其中,世界还衍生出了其他的东西。
比如,就拿人来说。人的主观思想混沌而又不可捉摸。所以,这个世界上有这么一个词,叫做“人心善变”。而人的身体千篇一律,都是由同样的元素组成。其中,这些组成身体的元素其性质早已确定下来,不会因为人类本身的思考而发生变化。
世界将阴遁的力量理解为“混沌”,即人心善变不可捉摸。而阳遁的力量理解为“秩序”,即万物之道自有定理。
阳遁的力量暂且不说,阴遁的力量乃是人心的力量,而写轮眼的力量就是源自于此。所以,对于心灵的研究,世界一刻也没有放下关注。当然,比较遗憾的是,宇智波一族内关于心灵的研究几乎没有。能够对写轮眼研究给予帮助的,也只有宗礼房的写轮眼开眼记录了。但是,这份记录也不是万能的,它顶多给世界一个了解写轮眼如何开发的线索。至于更多的内容,??????没有了!
虽然宇智波一族内没有关于心灵的资料,但是世界却从通心和尚送给她的经书中得到了关于“心”的说法,不得不说,这有些讽刺。
关于“心灵”的说法,一本小指宽的书本还没有办法道尽所有。在这其中,世界只是看到了关于“我”见解。
在本书中,“我”被分成了三份,即本我、自我、超我。
其中“本我”,是在潜意识形态下的思想,代表思绪的原始程序――人最为原始的、属满足本能冲动的欲望,如饥饿、生气、**等,它是所有驱力能量的来源。
而“自我”,是人格的心理组成部分,是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出来的,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其作用主要是调节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它一方面调节着本我,一方面又受制于超我。它遵循现实原则,以合理的方式来满足本我的要求。这里,现实原则暂时中止了快乐原则。由此,个体学会区分心灵中的思想与围绕着个体的外在世界的思想。自我在自身和其环境中进行调节。这里的说法是,自我是人格的执行者。
至于“超我”,是人格结构中的管制者,由完美原则支配,属于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份。其位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是道德化的自我,由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内化而来,其形成是社会化的结果。超我遵循道德原则,它有三个作用:一是抑制本我的冲动,二是对自我进行监控,三是追求完善的境界。简单的说:本我的对立面是超我,也就是人类心理功能的道德分支,它包含了我们为之努力的那些观念,以及在我们违背了自己的道德准则时所预期的惩罚,也就是负罪感。
说到这里,如果以一辆马车来形容三者的关系的话。那么“本我”是一匹马,它是一辆马车的原动力。而“自我”是车夫,它可以驾驭马匹。至于“超我”,它是方向,是车夫想要到达的地方。尽管作为车夫的“自我”想要到达梦想中的方向(超我),但是现实的情况往往不能随你心愿。于是,“自我”往往会与代表现实需求的“本我”妥协。总的来说,“自我”是在现实的“本我”以及梦想的“超我”中不断的寻找平衡的存在。
世界所看的经书,其实就是一本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