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氏听着三位长者你一言我一语越说越离自己的想法越远,心中愤恨,忖道:“什么东西?俺家相公活着的时候,你们那一个敢这样主持公道?装模作样,分明籍此欺负俺孤儿寡母。我提出让年氏入府居住,一片诚心,不生亏待之心已是仁至义尽,若想分走相公在世苦心挣下的家产,我是万不能答应的。”
艾氏想到这里,据理力争说道:“三位老人家,您也知道,奴家相公除了吝啬不招人待见以外,打理事物确实是把好手。当初他叔出去另过的时候,家境可是不如现在殷实,这要把相公生前拼命挣来的产业分给别人,将心比心,这种事搁到您身上您能愿意?年氏若提的条件过分,恕奴家不能奉命。”
弓允平说道:“家务事本就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咱们这些做老人的总不能听你一面之词,看看倍亘家里的说些什么在做理会吧。”
公允和说道:“倍亘家里的若提出的条件不过分,倍成家里的,你就是不同意,只要俺老兄弟仨秉持公道,县太爷也得考虑家族族规。会赞同调解结果的。”
艾氏越听心中越加气愤,以致将后槽牙咬的“嘎吱、嘎吱”直响也未察觉。
艾氏苦想了半天,最终确定:任自己有千个理由,三老已经有了一定之规。
于是,艾氏不得不主动缓和一下气氛,说道:“既然奴家来了,就不会不尊重三位老人家的裁决,奴家相信老人家会一碗水端平的。”
“就说嘛,倍成家里的是会通情达理的。这就好,家和万事兴吗。”弓允平用手撵着几根山羊胡乐呵呵的说道。
“倍亘家里的再像你这样识大体顾大局,这事就好解决了。相信她是个懂事的媳妇。”族长对妯娌两个做了个不低的评价。
艾氏态度的缓和,使众人神情轻松了很多,趁着年氏未到便聊起了化外题。
艾氏对弓允平说道:“奴家听说您老要接两间耳房,正在筹措梁檩砖石,您看他爹不在了,奴家闲置的那些东西也没用不上了,您老若不嫌弃粗糙,搬过去用呗。再说那些东西在撂上两年可就撂坏了。”
弓允平满脸带笑客气的说道:“如果府上用不着,放的时间长了还真就成了瞎货,不然老朽就找人估个价,倒腾我那里去?。”
“你老人家能用,这是抬举奴家,本就不值钱的东西,放着也是瞎货,若说估价可就见外了,就这点点东西,您若提钱岂不是打了侄媳妇的脸。”
艾氏说话诚恳,神色坦然,气氛就是像拉家常一般随便,随和。弓允平已是心花怒放,心中偷乐不再言语。
艾氏又对弓允和说道:“他爹在世的时候,奴家就劝说过他过少次,奴家说:他爹,您看咱允和叔每年都因为晒谷场窄着,霉掉不少粮食,咱又不缺这几分地,您就把挨着咱叔场院的那几分地送给叔呗。您老知道,他爹就是头犟驴,不听奴家的话,这就好了,奴家这回做个主,从今年往后您老就不会再霉粮食了。今儿奴家做主把那几分地送给叔当晒场。”
“这咋说的?这怎么好?……”
弓允和听完艾氏的话,搓着两手,激动的不知说些什么。
艾氏看着头顶上已经冒出酸气的族长,说道:“老人家,您老相中奴家老宅上的那颗老杉树,他爹在世的时候是给自己留做棺材用的,唉!他没这个福气,走的这么突然。现在奴家看到那棵树就伤心,你老权在帮奴家个忙,伐走它算了,省得奴家落下病根。”
族长听完艾氏所说,头顶上那股酸气已然收回,笑着说道:“却之不恭,那就愧领了。”
有了既得利益,又有那套不能对不起祖宗的说辞,可想而知,年氏咋能从艾氏手里拿到一两银子。就这样,第一次调解便以年氏不同意入住弓府而失败。
年氏将没有调解成功的原因在此诉到公堂,县太爷找不出调解不当之处,便斥责年氏几句,仍将此事族交给族里调解。
在第二次调解中,年氏终于妥协,择日带着两岁的女儿弓佳玉住进府来。年氏因为自己曾两次将艾氏诉上公堂,面见艾氏的时候,总觉得羞愧难当,以致每每都是一种恭卑的神态相对,久而久之,便成为了一种习惯。
年氏心中虽然是这样想的,艾氏却并未把这件事情放到心上,她对待年氏的态度和做事行为,的确和当初在祠堂里承若的那样:一切用度两人相同,对待两个孩子一视同仁。
艾氏接年氏娘俩接进府豪无怨言,对年氏的为人处世也很认可,妯娌两人的感情日益深厚,府里一片祥和。
艾氏对家里景状还算是满意,可每当想起在祠堂里受三老的那些气时,心情便无比压抑和气恼。
尤其想到弓允平用“过继”、“出继”和“招赘”之事来胁迫自己时的得意神态,心中便更加愤恨,大有啖其肉,饮其血方解心中之恨的感觉。
当弓允平真的派人来府里装运那些梁檩砖石的时候,艾氏胸中怒气和心中怒火虽然压抑到了极致,却因自己不能食言而无处发泄,只能恨恨的小声咒道:“弓允平,你个老棺材瓤子,用了老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