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这才开始落笔答题。徐晋有着后世先进五百年的知识,再加上有史可参,其看问题的眼光自然不是同龄的古人可比的,他把“复套”的策略一条一条地写下来,提出论点,然后充分论证,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徐晋的“复套”策略分为四步走,概括起来就是先搞经济建设,军事改革强军,然后利用军事和外交手段结合收复河套,最后是大量移民和推广教化相结合……
徐晋正专心致志地答着题,旁边忽然传来一声轻咳,下意识抬头望去,顿时见到朱厚熜那小子穿着一身晃眼的龙袍站在案前,双手背在身后,老神在在地审视着自己的考卷。
杨廷和、梁储、毛纪、蒋冕四名内阁大臣亦步亦趋地跟在朱厚翻的身后。
徐晋作势要站起来行礼,朱厚熜摆了摆手道:“徐生不必多礼,朕只是巡视一下,继续答卷!”说完促狭地眨了眨眼,笑着往下一名考生行去。
杨廷和见状暗皱了皱眉,更加坚定了把徐晋弄出京去的决心,倒不是他心胸狭窄,妒忌徐晋与小皇帝亲近,而是有武宗这前车之鉴。
在杨廷和看来,武宗十四岁登基,正是好动贪玩的年龄,又被一群献媚奉承的太监诱导,这才误入歧途的,其后又宠信佞臣江彬和钱宁之流,所以他绝不允许新君重蹈覆辙。
当然,在杨廷和眼中徐晋还算不得佞臣,不过却被他归为“阿谀奉承”之流,首先,徐晋通过太监张忠献佛朗机砲图纸给武宗,上次又在行宫迎合新君,挑吮新君不按礼部章程进城登基。
所以在杨廷和看来,徐晋就是个投机取巧,惯会阿谀奉承之人,这种人留在皇帝身边,迟早会变成没原则,盅惑君上的佞臣,因此,他要防患于微然!
另外,杨廷和也是有私心的,他是三朝元老,先后辅助过弘治、正德父子二人,忠君思想深入骨髓,在感情上他自然希望嘉靖同意认弘治帝为父,这样弘治帝一脉的血脉才不至于中断。
而现在嘉靖还没有同意,将朝臣决议的奏本留中不发,显然是不想认弘治帝为父。杨廷和担心徐晋入朝为官后,会左右嘉靖帝的思想,所以干脆决定把徐晋打发到地方去任职。
按照惯例,殿试前三名是要当场授职进入翰林院的,所以徐晋绝对不能是三鼎甲,而二甲前十可以馆选庶吉士,同样进入翰林院,所以徐晋也不能进前十三。只有十三名打后,杨廷和才有借口把徐晋打发到地方去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