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武侠修真>大清国武林秘录> 第三十二章 论道小锣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二章 论道小锣山(1 / 3)

只见圣阳道长神采奕奕,容光焕发,着一绣有八卦图的白色道袍而更显超尘脱俗。他对众人道:“《道德经》分《道经》和《德经》,什么是“道”,道可道,非恒道。可心会而不可言述,可神通而不可语表,品其韵味而无穷尽。一个“道”字,它远比“理”、“天”、“心”、“无极”、“太极”等言词更为完美。”浅显地讲,道就是“本”就是“|根”,天地由道而生,万物由道而化,先天地之生而生,后天地之存而存,这就是道。”道“具有不生或无待的特性:万物皆是被生的,而“道”则无所从生,是独立固存的。“道”具有 不化或常住的特性:万物皆流,而“道”不变。“道”’具有 不偏或不滞的特性。它是周遍一切,无所不容,无所不包,没有偏执 。可以与佛家《心经》之“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有相通之处,与易学中之无极、太极有相通之处。道”’具有 无形或形而上的特性。

听得这些话语,众人似耳目一新。以前书上深奥的话语令人百思不解,今天却被圣阳道长讲得如此明明白白。

道长接着又道:“什么是德呢,德者得也。我觉得,其实质就是一个人“道行”高低的标准而已。也就是一个人对“道”的体悟程度。“在《道德经》一书中,我觉得有四处精华。自此可领悟全书要义。

其一便是第一章开篇的那两句。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欲读道德经,须先弄清道、心、欲(人的精神与各种要求)、名(主观意识)、器(有形的物质现象)、德(道在精神方面的体现与标准)等等诸多关系与概念。道是本体,在天地这个层次上来看,万物是万物。而在道这个层次上来看,天地也是物。 因为天地是由道生成的,在道的状态下,它是一种混然不分的状态,是没有天地人及世间万物的概念的。有了天地之后才有了人。 而人则是有思维有意识的。人们出于自身的生产与生活需要而对天地万物予以认识研究,并且为天地万物等都定了一个“名”,表达了人们的一种认识。而在道的状态下,是没有这些主观的精神活动的

梅庆书道:“ 所以人理解道就带有了人的主观看法 把道当成了 自然的人化 或者 人的自然化 道长觉得觉得呢

圣阳道长道:”名与其所要表达的对象之间是有一定距离的,也就是说,名并不能完全表达对象。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的嘛 。”

梅庆书道:“ 这就是老子所说的无以名之 ,强字之曰道。

道长点头道:“圣人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不得已而垂象示民。但“道”可以“意尽”而不可以“言说”。故得意忘象可矣。”

圣阳道长又道:” 名的另一种含义就是道的具体体现,而无论是道本身还是其具体体现则都是难以言表,难以尽述的。无名,就是那种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道,天地就是由此而生成的。

在天地之前,我们称之为先天,有了天地之后,我们称之为后天。有名,则是指后天,则是指后天人的一种主观精神活动。人对天地万物分别予以命名以示区别。所以,换一种说法,就是有了人,才有了世界等等。

众人听得如茅塞顿开,圣阳道长又道:”

第二处精华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句话讲的是天地万物生成演化的规律。天地万物化生之理 ,道合而为一,散为万殊。其动而生阳,静而生阴。阳气清轻,上升而为天,阴气重浊,下凝而为地。 天一地一,共为二。此道生一,一生二之义。

赵震南道:“

这也就是《易经》中无极生太极 太极生两仪 两仪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

圣阳道长点头道:”是的,看来你听明白了。“

丁香兰道:”这样看来,世间万物皆可归为阴阳两类了吧?“

道长脸露微笑道:”孺子可教也,看来咱们老祖宗的阴阳学说你就可以渐悟了。世间万物都脱不了阴阳范畴,人分阴阳,有男与女,动物分阴阳,有雌与雄,刚键为阳,柔和为阴。这世间分阴阳,就成了什么?

苗疆女子道:“岂不是阴世间和阳世间么?”

温婉婷笑道:“老百姓通俗的话是阴间与阳间吧,哈哈。”

圣阳道长又道:“有天地而后有万物,其万物之生,在于天地阴阳之相合之交泰,如男女之合而生子女。

文耀武道:”道教的这个理论就是源于这里吧,

道长点头又道:“故“三”就是交,就是合。相交相合而生成万物。 这个理论是极其重要的,对于参悟诸子百家大有裨益

赵震南问道:“

那老子强调的无为而无不为呢

道长接着说道:”

对于“三生万物”,还有另一种解释,就是“人与心上起经纶”,即“心生万物”。

所以,古代又有“我思故我在”的命题。 ” 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即已将天地万物生成演化的规律给揭示了出来,言简而意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