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隐藏于世间的南华仙人就更加引人好奇了,额,大家稍微等一下,先买个关子哈!
这时候的历史翻到东汉灵帝年间,此时皇帝昏庸,奸臣宦官当道,民不聊生,曾经辉煌一时的大汉王朝,已经走到了他生命的最后一个阶段,只等着有人把它往悬崖边上,最后的推上一把。
于是这个人出现了,他就是罪魁祸首南华老仙,在大汉王朝的主人汉灵帝,额,如果加上那个他糊涂的老爸汉桓帝的话,这对黄金二人组,可谓是祸国殃民的金牌搭档,可能少一位可以把灭国的责任退给她的红颜祸水级的绝世美女。至于三国演义中经常发衣带诏的汉献帝,其实还是蛮有深度的一个皇帝,但是却是个和崇祯一样的志大才疏的不折不扣的倒霉蛋,什么时候当皇帝不好,偏偏在这二位后面?
所以诸葛亮的出师表中写到:“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国之将亡,必有妖孽,大汉疆域内,只有皇帝一个糊涂蛋,其他的人都十分的清醒,开始觉得不妙了!其中最清醒的不是在每家每户门上,用白土写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张角三兄弟,而是在偏远巴蜀张修,谁是张修?他的出生来历行踪皆无从考证,仿佛从一个时间裂缝里蹦出来,在尘世间晃悠了十几年,又莫名其妙的消失了。
史书上说张修,巴郡人,他利用身为巴人的有利条件,活动于巴郡汉中一带,发展自己的力量,史家特地将他与张角并列在同一地位。张修五斗米道所持的道法与张角基本相同。《后汉书•;;刘焉传》注引《典略》说: 角为太平道,修为五斗米道。太平道师持九节仗为符祝,教病人叩头思过,因以符水饮之。病或自愈者,则云此人信道;其或不愈,则云不信道。修法略与角同,加施静室,使病人处其中思过。又使人为奸令祭酒,主以《老子五千文》,使都习,号' 奸令'。为鬼吏,主为病者请祷。请祷之法,书病人姓字,说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一上之天,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沈之水,谓之' 三官手书'。使病者家出米五斗以为常,故号' 五斗米师'也。张修对五斗米道组织的完善,使五斗米道有了很大的发展,为张鲁在巴蜀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组织准备了条件。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在那个时期的四川,并存着两个地方割据政权。一个在西川,领头的叫刘璋,时领益州牧;另一个在东川,领头的叫张鲁,领汉宁太守。曹操对这两个人的评价都不高,他在和刘备煮酒论英雄时说,刘璋只不过是“守户之犬耳”,只想着看好自己那一亩三分地,不求上进。张鲁呢?连刘璋都不如!曹操和刘备甚至没有把他单独提出来点评,只是把张绣、张鲁、韩遂等辈放在一起,“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
张修和张鲁率五斗米道众,在巴郡起事,响应黄巾起义。他部下人手众多,组织严密,又有比黄巾更好的理论指导,一时间在蜀地一带无人可挡!当时的益州牧刘焉手足无措,急忙飞报朝廷,恳请速派精兵剿灭!——各位看官请注意,那时已经到了什么时候?汉献帝!这位倒霉的皇帝不被别人“剿灭”,都要烧香拜佛了!
但现在朝廷有什么办法?只好拿出最后一件法宝:招安!这个光荣的招安任务,在朝廷转了一圈,又落到了益州牧刘焉的身上。刘焉是皇族后裔,在三国群雄中,其实最最悲惨的还不是袁绍和刘表,最惨的是刘焉。如果说到雄才大略,三国之中最厉害的绝对不是董卓,也不是曹操,而是江夏的刘焉,刘君郎。看看刘焉的事迹,刘焉早就看出来天下将乱,于是向朝廷提出州牧治,并且得到朝廷的认同,于是刘焉就打算前去交州避祸,但董扶言益州有天子之气,刘焉立即改求益州牧,可见其野心不小。
而刘焉到了益州之后,更是一展胸中韬略,先是压制了贾龙,有以张鲁作乱为借口,中断了与朝廷的联系,自己在益州割据为王,扩充实力。到了后来董卓入京,虎牢光大战,刘焉也没参战,保全了实力。可以这么说,刘焉的决断完全就是当年刘邦的翻版,甚至比刘邦的形势还要好一些,毕竟刘邦对付的是项羽,刘焉对付的是实力分散的各个诸侯,无论是出兵攻打,还是拉拢连横,要容易得多 。
但那又能怎么样,好容易平定了益州,等到天下大乱的实际,刘焉病死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说的不光是诸葛亮,刘焉也是这种情况。刘焉死的时候,年龄应该不大(194),不然的话,刘焉也不会在初平二年(191)年造车撵千乘,想要称帝了。书上虽然没有写过刘焉的确切年龄,但是此时的刘焉绝对身体很健康,史书上明确记载过“焉托疾召璋”,也就是说,刘璋是装病的。还有一点,就是写张鲁的母亲很有姿色,和刘焉有染,想要那啥,最起码身体的不错吧!这个就用考证了。咳咳,扯远了,深得老刘家的真传。这刘姓一族,如刘邦、刘秀等,再加上后来的刘备,都是别的本事没有,一招起安个个手法熟练。于是,三下五除二,便搞定了张修等五斗米道众。奏明朝廷,封张修为别部司马,同时承认了五斗米教在蜀地的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