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论、泛函分析相互关联,拉尔夫,你很勤奋,也很聪明,我给你A。”沈奇对拉尔夫提出表扬。
“谢谢。”拉尔夫受到鼓舞,他忽然想起了什么,问到:“沈教授,你这两天有看arVi吗?”
“并没有,怎么了,数学界发生了什么大事件?”沈奇边说边操作鼠标,进入arVi网页。
“你自己看吧,在数论领域我是菜鸟,先走了,拜拜。”拉尔夫礼貌告辞,离开了沈奇的办公室。
沈奇很快就发现了“大事件”,在arVi数学版块最醒目的位置挂着一篇论文,标题言简意赅:《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
《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的作者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韩国学者,这篇论文的摘要十分抢眼,作者在摘要中宣称,他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孪生素数猜想、波利尼亚克猜想、盖伊猜想。
“牛逼。”沈奇继续阅读论文,这四个猜想是一个团伙,头目是哥猜,解决了哥猜,其他三个猜想便很容易被证明。
在引言中,韩国作者提到,基于普林斯顿沈奇教授的《黎曼eta函数素数分布理论体系》,他创新了一种“四胞胎素数证明法”,最终一鼓作气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孪生素数猜想、波利尼亚克猜想、盖伊猜想。
“真的是秀,四胞胎素数,这比孪生素数还要多两胞胎。”
沈奇坚信,在他的《黎曼eta函数素数分布理论体系》的支撑下,总有一天会有人证明哥猜。
接受媒体采访时,沈奇表示了他的态度,他希望全世界所有对哥猜感兴趣的人,向哥猜发起进攻。
没想到的是,最先证明哥猜的不是那些成名已久的数论大师,而是名气并不大的韩国学者。
沈奇对韩国学者在引言中提及的“四胞胎素数证明法”感到好奇,他进入正文部分,详细审阅这个新证法。
0分钟之后,沈奇哑然失笑:“四胞胎素数证明法,什么鬼?”
沈奇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他是被韩国作者的标题和摘要所吸引,而正文的论证漏洞百出,“四胞胎素数证明法”是韩国作者自己YY出来的,无法逻辑自洽的不合格产品。
一石激起千层浪,忽如一夜春风来。
接下来一段时间,arVi上涌现出大量关于哥猜的论文,数十位作者宣称他们证明了哥猜。
这让沈奇想起了七八十年代的中国,大批民间数学爱好者背着麻袋进京,每个人的台词几乎一样:我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问题。
沈奇在一天之内看完了全部几十篇关于哥猜证明的论文,在他看来,没有一篇合格。
与此同时,沈奇的邮箱每天会收到不少带附件的新邮件。
附件大多是PDF格式,也有可编辑的LaTe文件。
“这个世界是不是疯狂了?我期待你们向哥猜发起有效进攻,不是异想天开胡编乱造啊。”
沈奇赶紧通知负责普林斯顿官网维护的IT小组,让IT小组修改他在官网上的介绍资料,把邮箱信息抹去。
叮!..
“你有一封新邮件。”
沈奇又收到一封新邮件,发件人自称是德克萨斯州的一位中学数学老师,他在邮件正文中写到:
“亲爱的沈奇教授,我购买了你写的《数论史》,并从你的黎曼eta函数素数分布理论体系中得到启发,最终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
“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论文请见附件,这份伟大的事业有你的功劳,所以你的名字应当出现在论文中。”
“当然,这需要得到你的同意,盼望回复。”
沈奇点开德州数学老师的论文附件,又是一位宣称证明了哥猜的牛人,然而牛人的论文同样不合格。
美国人特别重视电子邮件沟通,看邮件不回,是不礼貌的行为。
沈奇回复德州数学老师:“亲爱的米尔斯先生,你的论文并没有我的任何功劳,我出现在论文作者名单中是不合适的做法。祝你好运。”
数学系周三咖啡时间。
大佬们齐聚一堂。
费佛曼主任首先发言:“最近一段时间数学界出现了一股乱像,大量不须审稿人评审的论文公开在网络上,哥德巴赫猜想+问题变成了+问题,好像就跟+=2这么简单,全世界学过数学的人都可以证明这个难题,是的,他们做到了。”
其余大佬无奈的笑了,费佛曼主任说的是反话。
笑过之后,林登施特劳斯教授严肃说到:“普林斯顿有义务维护国际数学界的正常秩序,以及务实的学术作风。”
普林斯顿的数学大佬就是这么硬气,就是如此忧国忧民,操心全世界。沈奇教授发表了他的观点:“不良风气必须得到及时制止,普林斯顿有必要站出来,让世界重回太平。”
法尔廷斯教授表示赞同:“终结乱象的唯一有效方式,是给出哥德巴赫猜想的正确证明。”
几位菲奖大佬达成高度共识,拨乱反正,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