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闲臣风流> 第四百一十三章 中枢之人果然了不起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一十三章 中枢之人果然了不起上(2 / 2)

。十一、催征契税、商税、引税银。十二、开例贡纳援。

嘉靖一看都是从地方政府那里打主意,不用动用国库,很爽快地批了红。

顾言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派去广东,对口衔接谭纶的抗倭行辕。

“不从屯田银查,又该从何着手?”顾言心中大动。

周楠:“开银矿。”

顾言:“此话怎么讲?”

周楠:“户部曾请在云南就地开矿铸钱,乃令巡抚以盐课银三万两为工本。数年后,云南巡抚王昺、巡按王诤,俱以费多人少请求罢铸。后,又民间奸商收钱铸铜谋利。国家有鉴于此,铸造新钱。里面混进去铜铅和铜铁比例进一步下调,民间制钱阻滞不行,钱法遂坏。于是,朝廷现在通行白银,以银为各项开支的储备。银价腾贵,各地以前因成本高昂的银矿纷纷重开。恩师此去广东,不妨从户部拿到批文,开几个矿,福建那边的军饷不就凑够了?”

说罢,他就从袖子里抽出一张写满了字的纸条递过去:“恩师,此乃是粤东北山区的银矿名称和地址,不妨按图索骥。”

没错,他这个灵感自空明用磁铁钓功德箱铜钱。

现在刚出品的嘉靖通宝质量实在太差,老百姓都不希得用。如今市面大笔交易都是白银,遇到小额支付怎么办?

好办,用碎银子呀!

反正都是称重,大不了用银剪子不停剪下去,剪到米粒大小为止。

顾言接过去一看,上面写满了地名,什么嵩溪、富湾、凤凰山……大大小小十来家,就连每年能出产多少两银子都写得清清楚楚,显然是查了以往的老档的。

大概计算了一下,如果招集齐人手,每月可都银五万,扣除各项开支,二三万两还是看得到的。如此,福建那边就有一笔稳定的军饷来源。

顾大宗师心中欢喜,可仔细一想,又觉得其中不妥,道:“重开银矿,利国利民,原本是好事,户部那边也好商量。但本朝开矿山自有制度章法,总得要有个名义,哪有那么容易的?”

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矿山一开,那就是坐在家里数钱,这种好处,地方上的缙绅早就想自己干了,还能轮得上中央?这事要想办成,助力不小。

这事要做成,中央好办,反正和朝堂大老没有利益纠葛,大家乐得送个人情,关键是地方上的官吏。

“恩师说得对,所谓名不正言不顺,总得要有个理由安抚粤地人心。”周楠抽出扇子,想唰一身打开。想了想,此举甚是无礼,就收了起来,道:“恩师可记得粤督招抚广东和平县民李文彪做乱一事。”

“以安置李文彪部名义开矿?”顾言眼睛大亮,赞道:“妙,太妙!”

明朝的广东地区经过两千多开发,珠江三角洲乃是鱼米之乡,自然富饶。可粤北、粤东北却极为贫困。和平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江上游、粤赣边境的九连山区,更是穷山恶水之所在。

这些年,倭寇连连入侵,和平做为前线,百姓负担沉重,终于忍不住裹胁了流民揭竿而起。

他们在和平一乡绅李问彪的率领下攻州掠县,声势极大。

明朝卫所制已然糜烂,广东的军队自然会被这些剽悍的农民军按在地上摩擦。

地方官丢城失地,那可是死罪。既然没办法剿灭乱匪,那只有招抚了。

于是,张臬,以李匪部所据地险,难以用兵进剿,倡议招抚李文彪。又道,李文彪也有意接受招安,愿意为国家效力。

奏折递到京城,嘉靖在折子上写了一个“可”字,命内阁拿个决议,着地方官妥善安置流民。

在历史上,明朝的皇帝中除了太祖和成祖还有武宗皇帝之外,其他人都是非常厌恶打仗的,道理很简单,这事儿实在太花钱。内阁也觉得流民做乱年年都有,安抚就是了,现在福建打成一锅粥,实在没有必要再另开一条战线。就拟了票,还授了农民军的首领官职,并给流民在广东落了籍。

这本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情,可在廷议的时候却出了鬼。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